1 / 153
文档名称: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doc

格式:doc   大小:304KB   页数:1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doc

上传人:s1188831 2017/7/12 文件大小:3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一
1承和五年六月十三日,午时,第一、第四两舶诸使驾舶。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
2〔六月〕十七日,夜半,得岚风,上帆,摇舻行。巳时到志贺岛东海。为无信风,五个日停宿矣。
3〔六月〕廿二日,卯时,得艮风,进发。更不觅澳,投夜暗行。
4〔六月〕廿三日,巳时,到有救岛。东北风吹。征留执别。比至酉时,上帆渡海。东北风吹。入夜暗行。两舶火信相通。
5〔六月〕廿四日,望见第四舶在前去,与第一舶相去卅里许,遥西方去。大使始画观音菩萨。请益、留学法师等,相共读经誓祈。亥时,火信相通,其貌如星,至晓不见。虽有艮巽风变,而无漂迁之惊。大竹、芦根、乌贼、贝等随澜而流,下钩取看,或生或枯。海色浅绿,人咸谓近陆地矣。申时,大鱼随船游行。
6〔六月〕廿七日,平铁为波所冲,悉脱落。疲〔鸟〕信宿不去,或时西飞二三,又更还居,如斯数度。海色白绿。竟夜令人登桅子见山岛,悉称不见。
7〔六月〕廿八日,早朝,鹭鸟指西北双飞。风犹不变。侧帆指坤。巳时,至白水,其色如黄泥。人众咸曰:“若是扬州大江流水!”令人登桅子见,申云:“从戌亥会直流南方,其宽廿馀里。望见前路,水还浅绿。
”暂行不久,终如所申。大使深怪海色还为浅绿,新罗译语金正南申云:“闻道扬州掘港难过,今既逾白水,疑逾掘港欤?”未时,海水亦白。人咸惊怪。令人上桅,令见陆岛,犹称不见。风吹不变。海浅波高,冲鸣如雷。以绳结铁沉之,仅至五丈。经少时下铁,试海浅深,唯五寻。〔大〕使等惧,或去:“将下石停,明日方征。”或云:“须半下帆,驰艇,知前途浅深,方渐进行。停留之说,事似不当。”论定之际,剋逮酉戌,爰东风切扇,涛波高猛,船舶卒然趋升海渚。乍惊落帆,柂角摧折两度。东西之波,互冲倾舶,柂叶着海底。舶舻将破,仍截桅弃柂,舶即随涛漂荡。东波来,船西倾;西波来,东侧。洗流船上,不可胜计。船上一众,凭归佛神,莫不誓祈。人人失谋,使头以下至于水手,裸身紧逼裈。船将中绝,迁走舻舳,各觅全处。结构之会,为澜冲,咸皆差脱。左右栏端,结绳把牵,竞求活途。淦水泛满,船即沉居沙土。官私杂物,随淦浮沉。
8〔六月〕廿九日,晓,潮涸,淦亦随竭。令人见底,底悉破裂,沙埋·(扌旁辱)栿。众人设谋:“今舶已裂,若再逢潮生,恐增摧散欤!”仍倒桅子,截落左右舻棚。于舶四方建棹,结缆·(扌旁辱)栿。亥时,望见西方遥有火光,人人对之,莫不忻悦。通夜瞻望,山岛不见,唯看火光。
9〔七月〕二日,早朝,潮生,进去数百町许,西方见岛,其貌如两舶双居。须臾进去,即知陆地。流行未几,遇两潮洄洑,横流五十馀町。舶沉居泥,不前不却。爰潮水强遄,掘决舶边之淤泥,泥即逆沸,舶卒倾覆,殆将埋沉。人人惊怕,竞依舶侧,各各带裈。处处结绳,系居待死。不久之顷,舶复左覆,人随右迁。随覆迁处,稍逮数度。又舶底第二布材折离流去。人人销神,泣泪发愿。当戌亥隅,遥见物随涛浮流,人人咸曰:
“若是迎船欤?”疑论之间,逆风迎来,终知是船也。见小仓船一艘乘人――先日所遣射手壬生开山、大唐人六人趋至舶前。爰录事以下共问大使所着之处,答云:“未知所着之处。”乍闻惊悲,涕泪难耐。即就其船迁国信物。录事一人、知乘船事二人、学问僧圆载等已下廿七人同迁乘之,指陆发去。午时,到江口。未时,到扬州海陵县白潮镇桑田乡东梁丰村。日本国承和五年七月二日,即大唐开成三年七月二日。虽年号殊,而月日共同。留学僧等到守捉军中季赏宅停宿。闻大使以六月廿九日未时离舶,以后漂流之间,风强涛猛。怕船将沉,舍碇掷物,口称观音、妙见,意求活路。猛风时止。子时,流着大江口南芦原之边。七月一日,晓潮落,不得进行。令人登桅头,看山闾:南方遥有三山,未识其名。乡里幽远,无人告谈。若待潮生,恐时久日晚,不能拯济船上之〔物〕,仍以绳系船,曳出海边。人数甚少,不得摇动。判官已下取缆引之。未时,泛艇从海边行,渐觅江口。终到大江口,逆潮遄流,不可进行。其江稍浅,下水手等曳船而行,觅人难得。倘逢卖芦人,即问国乡,答云:此是大唐扬州海陵县淮南镇大江口。即召其商人两人上船,向淮南镇。从水路而到半途,彼两人未知镇家,更指江口,却归。日晚,于江口宿。二日,晚,彼二人归去。近侧有盐官,即差判官长岑宿祢高名,准录事高丘宿祢百兴,令向镇家,兼送文牒。即盐官判官元行存乘小船来慰问。使等笔云:
“国风”。大使赠土物,亦更向淮南镇去。从江口北行十五里许,既到镇家,镇军等申云:“更可还向于掘港庭。”即将镇军两人归于江口。垂到江口,判官元行存在水路边申云:“今日已晚,夜头停宿。”随言,留居,劳问殊深。兼加引前之人。
10〔七月〕三日,丑时,潮生。知路之船引前而赴掘港庭。巳时,到白潮口。逆流极遄。大唐人三人并本国水手等曳船截流,到岸结缆,暂待潮生。于此闻第四舶漂着北海。午时,仅到海陵县白潮镇管内守捉军中村。爰先于海中相别录事山代氏益等卅馀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