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元宵节的诗词
元夜 , 即上元之夜 , 也称元夕、元宵 , 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 相传 , 汉文帝(前 179—前 157 年)为庆祝周勃于正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
元夜 , 即上元之夜 , 也称元夕、元宵 , 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 相传 , 汉文帝(前 179—前 157 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 , 每逢此夜 , 必出宫游玩 , 与民同乐 , 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夜 .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 , 将元夜列为重大节日 . 隋、唐、宋以来 , 更是盛极一时 . 《隋书·音乐志》日 : “每当正月 , 万国来朝 , 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 , 绵亘八里 , 列戏为戏场” ,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 从昏达旦 , 至晦而罢 .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 元夜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过元夜 , 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 . 元宵以糯米粉为皮 , 内裹果料糖馅 , 圆形 , 是“团圆”的象征 . 元夜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 , 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 . 每到元夜之夜 , 许多城市举办灯会 , 展出各种彩灯 , 造型新奇 , 千姿百态;在农村 , 则举行文娱活动 , 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 正月中旬动帝京 .
三百内人连袖舞 , 一时天上著词声 .
上元夜忆长安
唐?顾况
沧州老一年 , 老去忆秦川 .
处处逢珠翠 , 家家听管弦 .
云车龙阙下 , 火树凤楼前 .
今夜沧州夜 , 沧州夜月圆 .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明开 .
谁家见月能闲坐 , 何处闻灯不看来 .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 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 , 明月逐人来 .
游伎皆秾李 ,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 玉漏莫相催 .
上林春慢
宋?晁冲之
帽落宫花 , 衣惹御香 , 凤辇晚来初过 .
鹤降诏飞 , 龙擎烛戏 , 端门万枝灯火 .
满城车马 , 对明月、有谁闲坐 .
任狂游 , 更许傍禁街 , 不扃金锁 .
玉楼人、暗中掷果 .
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 .
素蛾绕钗 , 轻蝉扑鬓 , 垂垂柳丝梅朵 .
夜阑饮散 , 但赢得、翠翘双亸 .
醉归来 , 又重向、晓窗梳裹 .
迎新春
宋?柳永
嶰管变青律 , 帝里阳和新布 .
晴景回轻煦 , 庆嘉节、当三五 .
列华灯、千门万户 .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
十里然绛树 . 鳌山耸、喧天潇鼓 .
渐天如水 , 素月当午 .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
更阑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