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岩石圈与地质作用.ppt

格式:ppt   大小:6,890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岩石圈与地质作用.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7/12 文件大小:6.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岩石圈与地质作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三节岩石圈与地质作用
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教学内容
1、有关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
2、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一、地质作用
(1)概念:引起地壳及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2)分类
主要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内力
作用
能量来源
地质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隆起或凹陷,使地表高低起伏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把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猜一猜:
地表形态的变化
作用动力产生的来源
动力来自地球内部:
内力作用
长江泥沙冲积,动力来自地球外部:
外力作用
喜马拉雅山
上海崇明岛
二、常见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
1、褶皱
2、断层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1、褶皱
图示
向斜槽部岩
性坚硬不易
被侵蚀,常形
成山岭
背斜顶部受
张力,常被
侵蚀成谷地
侵蚀后地貌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常形成山岭
未侵蚀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