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共享经济困局思考
随着这几年近30家共享经济企业倒闭或宣布停止服务,包括小鸣单车、悟空单车等;而滴滴打车屡屡因安全问题引发社会争议;共享睡眠舱、共享马扎等还未得到普及就退出市场,这远远不是共享经济下坡路的终点。不可否认,共享经济定义。
以共享单车为例,一辆质量优等的单车成本3000元左右,质量一般的单车至少也要1500元左右,在公司成立到单车开始运营的这段时间中企业早已投资大量的钱。而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四个周期——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就共享单车而言,其引入期和成长期在于2015-2016年从筹划到投资到几轮融资再到试营业测试,而成熟期无疑是在2016年底至2017整一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手机上下载共享单车APP,以便于不时之需。但从今年年初开始,随着好几家如小鸣单车、悟空单车、酷骑单车等等单车企业的宣布破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慢慢转向衰退期。或许在成熟期,押金生钱论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现在,使用者大量缩水,如何保证在不负债的情况下还有大量盈利收入是一个致命问题。
对于共享单车,除了刚才所提到的制造单车的成本费,还有必不可少的后期维护费,据搜狐新闻某篇报道可知,号称四年免维护的高质量摩拜单车,仅在北京地区几个月就有1000辆车需要维修,按单车400元的维修费用计算,需要花费40万。再加上摩拜公开的100多名运营人员,按照每人5000元工资算,每月就需支出50万。公认质量顶尖的摩拜单车都已经是如此景象,何况其他的共享经济呢? 三、共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给公民造成不便甚至危害
首先,个人信息过度收集存在巨大的滥用风险。比如摩拜等共享单车注册时需要用户进行注册,填写个人真实身份信息,这有可能造成隐私外泄。市面上还曾出现过一款“全能车”APP,意即用户可以骑遍市面上几乎全部的共享单车。但也意味着用户注册时必须填报尽可能多的个人信息。
其次,从业者鱼龙混杂,社交安全风险初见端倪。之前的“滴滴”司机侵害空姐案令举国上下哗然,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共享经济的安全问题被推到风尖浪头。尽管这只是极端个案,但也暴露了平台对于从业者资质审核不力与运营过程缺少监督的问题。几次案件带来的惨痛回忆,正在一点点摧毁人们对共享企业的信任。除此之外,北京的“共享睡眠仓”、上海的“共享床铺”等,因为存在安全、卫生、消防等种种隐患也无法长久存在。
再次,共享经济企业应当承担起一定社会责任。以共享单车为例,早晚高峰时期,大规模投放的共享单车可能出现堵塞人行道致使交通更加不畅通;再例如,投放的共享单车遭到损坏后没有及时修缮,甚至就使其东倒西歪地随意架在马路边上,既不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又影响市容市貌。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监督部门加强调查研究,依据实际情况加以管理和规范。
综上,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商业运行规则。一是提供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共享产品,不要盲目“推陈出新”;二是能够给社会经济带来活力,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三是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创造出有益的社会价值和美好的生活体验。
四、竞争行业产生威胁
不可否认的是私人共享经济的推出确实是人类智慧及时代进步的象征,我们也承认这些企业就是看出了原有的这些服务的局限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