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方法教学探讨.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方法教学探讨.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2/7/3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方法教学探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方法教学探讨
敏感分析是一种对系统各个部分因素的量的比例性关系发生转变时所进行的分析。在系统中,某一部分发生转变必定导致另一或几部分因素发生相应变动。前者称为主动因素,后者称为受动因素。对主动因素发生确定程度变动1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方法教学探讨
敏感分析是一种对系统各个部分因素的量的比例性关系发生转变时所进行的分析。在系统中,某一部分发生转变必定导致另一或几部分因素发生相应变动。前者称为主动因素,后者称为受动因素。对主动因素发生确定程度变动而导致受动因素发生相应程度变动的强度的数量变动关系进行的分析,就是敏感分析。保本点敏感分析是在现有或估量的销售量基础之上测算影响保本点的各个因素在什么范围单独变化照旧确保企业不亏损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假定销售量不发生变动的状况下,分别分析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在其他因素固定的状况下还有多大的变动空间还不影响企业的保本状态,从而进一步推断各因素对保本点影响程度大小和影响因素的主次挨次,以便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正确决策供应客观有价值的数据。
  一、保本点敏感分析假定
  对保本点进行敏感分析,必需做一些假定条件,这些假定条件主要包含:
  
  影响企业保本点的因素是广泛的,商品的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等变动均能对保本点产生影响。在进行敏感分析时,对保本点的影响因素假定是已知和有限个,并且都可以计量的。这些因素有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等,其中销售量假定为一个已知的常量。
  
2
  进行敏感分析时,假定因素单独变动,分析一个因素变动对保本状态影响时,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保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各因素之间是不相关的。在实际状况下,各影响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如价格和销售量之间就存在价格弹性关系。
  
  进行保本点敏感分析时,假定已知销售量大于依据原有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确定的保本点,即企业的平安边际大于零,能够实现盈利。
  二、保本点敏感分析方法
  保本点敏感分析教学中,可实行多种分析方法,让同学不仅会依据公式计算出结果,还能通过图示使得同学直观的理解各种影响因素单独变化以及变化到什么极限,企业由盈利状态变动到保本状态。
  
  例如: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xx年实际销售量为10000件,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固定成本200000元,实现利润100000元。试计算该年的保本量及进行该年的保本点敏感分析。
  在企业处于保本状态下,依据基本的损益方程式,推导出保本单价、保本单位变动成本、保本固定成本,保本敏感性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保本单价=现有单位变动成本+现有固定成本/现有销售量
  保本单位变动成本=现有单价-现有固定成本/现有销售量
3
  保本固定成本=(现有单价-现有单位变动成本)现有销售量
  依据相关计算公式,保本量=200000/(100-60)=5000(件)
  保本单价=60+200000/10000=80(元/件)
  保本单位变动成本=100-200000/10000=80(元/件)
  保本固定成本=(100-60)10000=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