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
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1
这个月我们主要学习了《弟子规》中的—泛爱众—部分。通过这个月的学习让我懂的了以下几点:
1、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凹凸贵贱之分,所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当父母呼喊时,要刚好回答,不能迟缓;
父母差遣,要立即去做,不行拖延或偷懒;
对父母的教育,应当尊敬的倾听;
对父母的指责,应当听从的接受。这是对字面的说明,假如拿到生活中,我们做子女的和我们的子女都是怎么去对自己的父母的?值得深思一下,就当今社会现象而言,每个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当长辈的对小辈是各种的疼爱,可谓言听计从,从而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溺爱孩子很严峻,却感觉不到,以至于孩子对父母大声喊叫、甚至打骂父母,使他们丢失了原本纯真的和善,多了怨恨和不满。拿我的大家庭来说吧,父母生了我们兄妹四人,父亲在世时很有威历,属于听到他声音就有些惊慌的那种,而我们的母亲性情温柔,与父亲截然相反,正是母亲的温顺疼爱,让我们兄妹四人养成了对母亲的爱却视而不见,甚至无视,久而久之让我们养成了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尤其无视母亲的呼喊和教育,也不情愿接受母亲的指责,还会去顶撞她,回想那些真是惭愧。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当时上三年级的儿子去母亲家,当时因为母亲的一句关切我的话,让我感到母亲很烦,想让她少操闲心,就大声呵斥了母亲,事后我并没当回事儿,几天后我和儿子也因为一句我关切他的话而发了脾气,儿子霸气的回话让我张口结舌:“你那天就是这样大声喊我姥姥的,我跟你学的。”我的天,当时我就在想,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运用在我身上真是“恰到好处”,内心五味杂瓶、波涛汹涌的难过,我的言行已经不知不觉的影响到自己的孩子了,从那时起先,我就不断变更自己对母亲的看法,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上面有年长的哥哥姐姐,平常我们也常常相互告诫对待母亲要态度温和,多些耐性,母亲养大我们不简单,70岁的母亲了,每天都牵挂着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不以为然。渐渐的我用自己反省后的行为去影响哥哥姐姐,我认为一个能对自己言行做出反省并能刚好醒悟的人才配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敬重,相对那些有错不改,还执迷不悟,我行我素的人来说,这样的人生是悲伤的,是让人看不起的。表面做的所谓孝顺恒久上不了台面,甚至令人唾弃,父母须要的是孩子们的关切和理解。到现在,我特别感谢儿子当年的那句话,让我瞬间醒悟,以至于到现在我常常会反思自己哪里说错话啦,做错事啦,乱发脾气啦,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啦等等。我虽快四十,但我庆幸自己的修养在不断进步,这种进步能让我的生活更加华蜜。
人,须要在反思和学习中感悟前行。我们一个人在仔细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在以身作则,以身效法传播一种动力和能量。一个人的变更也会潜移默化影响身边的人,事无大小从自身做起,时间能证明一切,放下浮躁和杂念,把目光从别人的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你才会明白,变更自己也是在变更别人。接纳自己的同时才能真正看到别人的苦楚和付出,我们须要的是对自己的认可,对他人的感恩和真心的赐予,有一颗松软的心才会悲悯和珍惜人活这一世的不简单,以及被我们日常忽视的亲情,友情,爱情。
短短的几句圣训,意义非凡,能去孝顺父母的人值得敬重!
孩子在慈明学校的这些日子有很大改变,比以前更懂事、更细心、更优秀了,孩子的改变让我欣慰,也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我和孩子用彼此的变更来影响着对方更好的发展,对我的孩子而言,选择慈明学校是正确的。对我而言,感恩慈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