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岗位工操作规程封面目录.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岗位工操作规程封面目录.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2/7/31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岗位工操作规程封面目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签批:
宁夏元赫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一月
目 录
一、 ***检查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二、 通风设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
三、 测尘工安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
  (6)风门上设有调节风窗时,窗框预留在风门扇的上方,调节
 窗口要备有可调节的插板,并有锁定装置。
  7、临时设施四周要接触严密,木板要鱼鳞式搭接,灰泥满抹勾缝,周边与煤岩接实。
  8、按设施要求,需要挂牌的进行挂牌,并认真填写牌板。
  三、操作结束:
  1、进行设施质量检查及现场的安全检查。
  2、施工完毕,应将剩余材料回收彻底,现场不留杂物。
  3、仔细检查工作地点,不得遗留物品、工具和配件等。
三、 测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认真检查测尘仪器,做到外表清洁、附件齐全、电键或旋转按钮灵敏可靠。
  2、根据测尘地点和采样数量准备好使用仪表、工具及其附件。
  3、测量时用塑料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然后将滤膜轻放入滤膜盒内。要求滤膜不得有折皱,滤膜盒盖要拧紧,并置于干燥器内。
  二、正常操作:
  下井时应带全仪器、仪表、工具和记录本等。仪器要随身携带,严禁碰撞、挤压,不得让他人代拿或摆弄。
  1、选择好测尘位置,一般选在回风侧,。
  2、采用电动式测尘仪器时,待测地点必须通风良好,***%,且是工人经常工作的地点。
  3、测尘时,仪器的采样口必须迎向风流。对于连续性产尘作业,应在生产达到正常状态5分钟后再进行采样;对于间断性产尘作业,应在工人作业时采样。
  4、按规定的测定地点、次数要求,对井下各工作场所进行采样。
  5、使用测尘仪器测定时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测定。
  6、对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责。
  7、升井后,对所采样品及时进行处理,并填写有关记录、报表。
  8、定期对粉尘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进行化验和鉴定,报矿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
  三、操作结束:
  1、要及时将每次的测尘记录填入台帐。
  2、测尘完毕后,要填写粉尘测定结果报告表,月底做好本月粉尘浓度测定报告表,并及时上报。
  3、检查仪器、仪表,擦拭干净。
  4、监督好各转点、装卸点的喷雾洒水设施使用和巷道冲尘。
四、 测风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
  1、明确任务:明确测风地点、项目,即测量所测地点的巷道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等。
  2、准备仪器:下井前要选好所要使用仪表的类型、型号,并检查仪表是否完好、风表校正曲线是否吻合。带齐必需的各类检测仪器、记录工具、卷尺、温度计、秒表等。
  二、正常操作:
  1、主要进、回风巷道内测风均应在测风站或固定地点进行;次要巷道内测风应选择在支护完好、无杂物堆积、无拐变段进行。2、根据所测地点的风速,选择合适的风表(~;~;高速风表10米/秒以上)。
  3、选用风表移动路线:可以采用折线法(六线法)、四线法、迂回八线法、12点法、标准路线法等方法之一。
  4、测风开始前应关闭计数器,将风表指针回零,在风表运转30秒时再开动计数器。在开停风表计数器的同时,开停秒表。
  5、测风过程中,风表移动要平稳、匀速,不允许在测量过程中为保证在1分钟内走完全程而改变风表移动速度。
  6、每次测量结果应做为详细记录。
 7、风表在移动时,测风员持表姿势应采用侧身法。测风时风表不能离测风员身体及测风地点顶、帮、底部太近,一般应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离。
  8、测风过程中,测风员要能够看到刻度盘。风表要与风流方向垂直(在倾斜巷道中更要注意),角度不得大于10º。
  9、在同一测定地点测风不得少于3次,3次测量结果误差不应超过5%,否则应追加测风,取3次平均值,再根据风表校正曲线的公式计算所测巷道的真实风速。
  10、按规定对测点风量、温度等参数进行测定,记入测风手册,并填入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
  11、升井后及时填写测风报表,做到“牌板”、“手册”、“报表”三对照。
  12、测风员发现风速、温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通知所涉及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采取撤离等措施,并立即向通风部门和调度室汇报。
  三、操作结束:
  1、收齐并整理好所带仪器仪表。
  2、升井后及时填写各类报表、台帐,做好上报工作。
五 、 防尘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