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西建大城市规划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建大城市规划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doc

上传人:WonderW 2022/7/31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建大城市规划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西建大城市规划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西建大城市规划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
-
1 城建史 20__3 年 一、 填空题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中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意义(5 分)。
答: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城建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市,它采用严格的功能分区,改变了以前宫室和闾里杂处的局面。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采用城郭制度城市平面布局方正整齐,以宫城城内的文昌殿引出主轴线,作为城市主轴线,采用轴线对称的手法是城市主次分明结构清晰,东西干道通向迎春门及金明门、南北三条干道,中轴线干道由南们雍阳门通向宫门及宫廷建筑群以北城中心齐斗楼为终点。
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而且区分更明确。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及当时登记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三台就有明显的防御性质。整个城市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的手法扩大应用于城市,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

2、 绘出卡洪城平面图,试说明其平面布局特点(5 分)。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高。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 280m 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3、绘出雅典卫城平面图(5 分)试说明雅典卫城建设的主要成就(5 分)

雅典卫城的主要成就:
①在选址上:卫城位于雅典城市中心,孤立的山丘之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东西 280 米。南北最宽处 130 米,山势险要。只有一个上下通道,在景观上成为整个雅典的控制点。
②在总体布局上: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山上有一个很好的观赏效果,同时也照顾到山下的观赏。山上的建筑物大都延边布置,顺应地形地势。
③创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绕山一周之后,从西侧进入卫城,可以充分感受卫城
④创造了良好的室外空间,卫城的重点活动都在室外展开 ⑤建筑艺术成就,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艺术。采用材料和颜色是两种艺术达到统一。以白色大理石墙面协调统一。
⑥纪念意义的反映,没有世俗建筑。
4、风水的重点之一是选址,绘出风水观念中最佳城址选择的理想模式(5 分),标示出各构成部分的名称(5 分)。
四、简答题(28 分)
1、 简述 1942-1944 年艾伯克龙比主持的大伦敦规划的主要内容(6 分)

1942 年大伦敦规划为艾伯克龙比规划,普遍采用了霍华德和盖迪斯等人的思想,摆脱了过去城市规划中针对城市自身问题来解决城市问题的思路。把整个伦敦市区纳入到周围广阔的地域进行研究,最后来研究城市发展,采用了区域规划的思想。
大伦敦规划沿用但一种中心的城市格局,以圈层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把距伦敦中心 48 公里的范围由内向外划分为四个圈层。内圈为伦敦中心区,主要以改造旧街坊、控制工业、降低人口密度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到以后各朝的城
市建设。
4、 简述中国近代城市的特点(6 分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声开始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的特点。
1)? 发展与进步 。中国古代城市单一中心展开市肆、闾里布置。而现代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布局变化,出现了工业区,出现了交通枢纽。资本主义商业街区和商业中心也出现了。
,城市商业中心出现。


2)? 茅盾与落后 。在沿海、沿河和矿产资地城市发展迅速。
,主要依靠外国资本的输入 。主要以现在公共设施分配不均匀性,住宅建设不统一,商业布局不均衡性上等。
五、论述题(15 分)简述卫星城的起、发展、实践 卫星城镇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比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建立这种城镇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过度发展,用以疏散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