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方寸之间——篆刻》
教材:少年儿童出版社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和表现
学校:培明中学 年级:七年级 执教:姚洁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篆课题《方寸之间——篆刻》
教材:少年儿童出版社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和表现
学校:培明中学 年级:七年级 执教:姚洁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篆刻的根底知识,并知道肖形印的开展,理解肖形印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尝试并学习设计一枚肖形印的印稿.(精品文档请下载)
过程和方法:在欣赏、讨论、交流、理论等过程中,理解肖形印的开展及不同时代的艺术特点及创作款式逐步丰富,并在理论中学会在临摹根底上再创作的设计方法,完成一枚肖形印的印稿。(精品文档请下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不同时代的肖形印并且亲自理论设计印稿,体验篆刻的乐趣,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肖形印不同时代的艺术特点.
难点: 结合不同时代的艺术特点欣赏肖形印的美。
难点解决途径: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肖形印作品、宣纸、铅笔、红笔等。
学具:教材书、宣纸、铅笔、红笔等。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1、播放校门口的篆刻“培明中学"照片和书画作品。
2、展示课题,方寸之间——篆刻。
探究学习:
1、篆刻的定义: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制作出来的印章艺术。(以刀为笔)
2、篆刻的分类
内容:肖形印、文字印
颜色:朱文印、白文印
肖形印的开展
1)起源于先秦:展示早期的肖形印,观察图案的造型和线条特点,发现其简约美,神秘美。
2)繁盛于两汉:展示汉代的肖形印,学生考虑讨论当时的图案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在造型和线条上有什么特点,美在什么地方?(精品文档请下载)
3)复苏于宋元:展示当时的肖形印,发现印章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异形.
4)开展于明清:肖形印开拓了两个新的题材:肖像和佛像。
三、尝试练习:
1、老师示范.
2、作业要求: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肖形印从题材和艺术特点方面进展欣赏,并拷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