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丰儿 2022/7/3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设置中,会计核算类课程和经济法律类课程是两大重要模块。这两大模块的教学在目前的会计教学中往往是比较独立的,但实际上,两门课程的很多知识点在原理上起到了相互关于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设置中,会计核算类课程和经济法律类课程是两大重要模块。这两大模块的教学在目前的会计教学中往往是比较独立的,但实际上,两门课程的很多知识点在原理上起到了相互补充和支撑的作用,任课教师需要对两大模块的内容都清楚的熟悉其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点做到联系和对比,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本文将以财务会计中的“企业领用产品用作在建工程和员工薪酬的会计处理”这一知识点作为切入口,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两大模块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非货币;职工福利;会计核算

在会计上,领用产品用于员工非货币***利无非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一、考虑进项转出的问题
首先看之前有没有缴纳过增值税且将其计入进项税额,有则做进一步分析,没有缴纳增值税或者缴纳增值税但是已经计入成本,不存在转出问题;下一步,考虑领用后,后续环节还存不存在销项,有则不需要转出,没有销项则要做进一步考虑;下一步考虑导致没有销项的原因是不是属于人为因素,因为自然因素仍然允许抵扣,所以认为因素才需要转出。
计算:进项转出额=购进成本(购买时公允价值)×税率
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考虑税法上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的问题
所谓视同销售实际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在后续无销项的情况下,考虑会不会违背税收公平性原则;
(二)在后续有销项的情况下,如果是对外部使用,考虑保证企业与企业之间纳税链条完整性的问题。
一般从自产还是外购进行考虑。如果是用于后续不会再带来销项税额的项目,外购的货物在外购环节已经缴纳过,而且以市场价格发给员工也没有增值,相当于自己成了消费者,而自产的之前关于该产品也没缴纳过进项(购买材料缴纳过,但是关于该产品未缴纳过,因为材料生产为产品,产品以市场价格发给员工,已经发生增值了),相当于在整个过程中关于该产品始终未缴纳过增值税,而外购的货物却按照货物市场价值缴纳过增值税,则考虑到税收公平性,需视同销售考虑销项税额。如果对外用于后续还会产生销项税额的项目,不管是自产还是外购,考虑到其他企业后续环节会利用该物资作出售等用途,使其产生销项可能性,为了保证企业与企业之间纳税链条完整性,一律视同销售。
计算公式:确认销项税额=计税价格(按市场公允价值)×税率
计入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税法上视同销售考虑的是税收公平性,纳税链条完整性等问题,与如何确认收入(无论是税法上如何确认收入、会计上如何确认收入)均没有关系,税法上做视同销售只能说明用到应交税费核算,不一定就会出现主营业务收入,要确认收入需要满足会计上收入确认条件才可以。
另外,这里还需要补充说明一个问题。营改增后,领用材料用于自营工程,不论是动产和不动产在后续环节都会产生增值税,不存在后续没有销项的问题,同时内部使用也不存在增值税纳税链条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