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精要.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精要.docx

上传人:3321568027 2022/7/3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精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柴胡汤临证应用精要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代表方剂,然临床应用不止于少阳病证,小柴胡的加减灵活运用才是本方灵魂所在。仲景《伤寒论》中论及小柴胡汤的条文有16条,《金匮要略》中有3条,并对其加减运用进行详述,本期内容为大家分享小柴胡汤的临小柴胡汤临证应用精要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代表方剂,然临床应用不止于少阳病证,小柴胡的加减灵活运用才是本方灵魂所在。仲景《伤寒论》中论及小柴胡汤的条文有16条,《金匮要略》中有3条,并对其加减运用进行详述,本期内容为大家分享小柴胡汤的临证辨治思路。
  内容概要:
  小柴胡汤方解
  主治证候
  辨证要点
  常用加味方
  验案举隅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柴胡苦平,《神农本草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是疏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方中用为主药。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以人参、大枣、甘草补胃以滋津液。病之所以传入少阳,主要是胃气失振,气血外却。用人参补中滋液,实是此时祛邪的关键。徐灵胎谓“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确是见道之语。
  主治证候:
  小柴胡汤为太阳病初传少阳的主治方,但其为用并不只限于此,不论伤寒杂病,凡有其证俱宜用之,常见的证候可归纳如下: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无论伤寒或中风,有柴胡证,但见四主症中的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状者。
  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呕而发热者。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
  诸黄腹痛而呕者。
  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不能食者。
  四肢苦烦而头痛者。
  辨证要点:
  半表半里热证或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纳差者。
  常用的加味方:
  小柴胡加生石膏汤于小柴胡汤加生石膏45~90克,小柴胡汤证而口干舌燥者即可用之,外感表解而热不退多现本方证。发热、不欲食而口苦、头痛者,本方有捷效。肺炎汗出而喘,若有柴胡证,不可与麻杏石甘汤,宜本方,尤其小儿肺炎更多本方证,宜注意。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睾丸炎等均有奇效
  小柴胡加桔梗汤原方加桔梗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咽痛、或排痰困难者。若口舌干燥,宜更加生石膏。
  小柴胡加橘皮汤原方加橘皮12~24克,治小柴胡汤证而哕逆、或干嗽频作者。若口舌干燥宜加生石膏。排痰困难宜更加桔梗。
  小柴胡加芍药汤原方加芍药10~18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而腹挛痛者。
  小柴胡加吴茱萸汤原方加吴茱萸10克,煎服法同原方。此即小柴胡汤与吴萸汤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小柴胡加苓术汤原方加茯苓、苍术各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大便溏、或身浮肿而小便不利者。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