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第7章酱油.ppt

格式:ppt   大小:849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7章酱油.ppt

上传人:我是药仙 2022/7/31 文件大小:8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7章酱油.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7章酱油
二、 酵母菌

是酱油酿造中的主要酵母菌,在发酵前期产生酒精,甘油,琥珀酸。它与嗜盐片球菌联合作用生成糖醇,形成酱油的特殊香味。能在高盐(18%)和含氮(%)的基质上繁殖。
,发芽率高。应从原料配比、曲料、水分、操作管理及培养时间等方面控制。
(1)种曲培养料 要求碳源充足、物料疏松、含水适宜
南方:麸皮80g 面粉20g 水90g 左右
麸皮100g 水95—100ml
北方:麸皮80g 豆饼20g 水90—95ml
麸皮70g 豆饼30g 水100ml
(2)原料处理

豆饼→粉碎→ ↓
→混合→过筛→润料→蒸料→过筛→降温
麸皮→
原料按配比充分混合后,,搓散疙瘩,堆积润水1 h后即可蒸料。采用常压蒸料时,要待圆汽后再焖蒸2h。高压蒸料时,1㎏/c㎡,30min,出锅后趁热再过筛一次,同时迅速降温,降温后的熟料水分为52%—54%。
(3)接种 将熟料冷至38—42℃后,接入三角瓶成熟纯种,%—%,接种时,先将三角瓶种曲放在经过灭菌的少量的干麸皮上,拌和均匀后,散在料上,再充分搅拌,即可装盘。
(4)以竹匾制种曲为例
①入室培养 将接种后的曲料放入竹匾内,摊平,上盖一个空竹匾,置种曲室曲架上进行培养。室内温度28—30℃,干湿温相差1℃。待培养16h左右,曲料上层出现白色菌丝,有曲味,品温上升至38℃左右,此时即可翻曲。翻曲时将门窗打开更换新鲜空气一次。
② 翻曲 翻曲时将曲轻轻搓散,用喷雾器喷散40%冷开水,过筛,然后分摊在2个竹匾上,约10 cm,料上盖湿纱布一块,以便保湿。翻曲后室温宜控制在26—28℃,干湿温相差1℃。翻曲4—6h后,可见菌丝大量生长,品温上升很快,此时应严格控制各匾品温不能超过38℃,并保湿。可通过调节上下竹匾,或在室内地面洒冷水,有空调设备更好,来控制品温。
③出曲 再经过10h左右,培养过程中,曲料表面呈淡黄色,品温下降至32—35℃,保持室温30℃左右,至70h左右,孢子大量繁殖,全部转为黄绿色,即成种曲。
(5)种曲质量检验
①外观 菌丝整齐,孢子肥大密多,呈鲜艳黄绿色。内部无麸皮本色和硬心,手感疏松、光滑,有孢子飞扬。
② 气味 固有曲香味,不应有酸味、氨味、馊味。
③镜检孢子数 每克种曲孢子数以湿基计25—30亿个,干基计50—60亿个。
④发芽率 用悬滴培养法测定孢子发芽率在90%以上。若发现色泽不正常,杂菌多,或孢子少,发芽率不高,不能使用。
⑤ 种曲保存 室温要低于10℃以下,可暂时贮存在曲室内,不要并匾。若需较长时间保存,将制成的种曲置34—35℃室温中干燥至含水量10—15%左右,用纸包装,在放于底部装有石灰或无水***化钙的密闭容器中,在低温、干燥室内保存。
(二)原料预处理

豆饼(粕):麸皮为80:20或70:30或60:40
豆饼(粕):麸皮(面粉)为100:40或30:1
豆饼(粕):麸皮(小麦)为100:45或10:5

(1)豆饼 常用锤式破碎机,一般以破碎后的颗粒大小2—3mm占80%以上,粉末20%以上为宜。破碎过细或大小不均,润水yi 易结块。菌丝生长不良,酱醅发粘,淋油不畅。
豆粕不需破碎,若大小不均,需要经过筛分。
(2)加水润料 原料加水量的多少,对制曲有极大影响。加水量多,成曲的蛋白酶活性高,蛋白质水解率高,即氨基酸生成率高,酱油的鲜味浓,质量好。但加水量过大,制曲时温度升高难于控制易造成烧曲,杂菌易繁殖,出现酸曲或馊曲,降低制曲质量。
加水量的多少,应根据水分多少而定。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W(D+F1+…)-(DD1+F1F1+…)
X=————————————————————————
1-W
X—原料总加水量(㎏) D—豆饼重量(㎏)
F—麸皮重量(㎏) W—熟料要求水分%
D1—豆饼原含水量% F1—麸皮原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