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性问题调查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性问题调查及对策.doc

上传人:熙凤 2022/7/3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性问题调查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性问题调查及对策
摘要:“三农”问题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和其他文献分析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包括:空气及水源污染、土地资源不择了圈养家禽、妥善处理家禽粪便。
二、存在的共性环境问题
(一)生活废弃物品部分处理不当
结合调查数据进行今昔纵向对比可知,生活废弃物处理改良效果显著。但部分被调查者也反馈,自己居住的村庄还是存在生活垃圾乱丢甚至露天焚烧的问题,并且垃圾有时过于集中,挤出“库存范围”,回收点反而“超负荷运转”。
(二)水源污染严重且未得到改善
半数以上被调查村民反映农村的水源污染问题突出。首先,由于部分垃圾回收点就在水源周围,生活废弃物未能“入箱”,直接丢进水源里或胡乱堆积在水边;其次,在多数农村,农田周围会有“池塘”,农药、化肥等的部分非科学合理使用污染到紧密联系的水源,譬如没有能够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会会随下渗的土壤污染地下水;再次,当前许多工厂“落户”农村,工业废弃物的不妥善处理也会对水源造成污染;最后,存在其他因素也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水源污染。
(三)农业现代化程度发展进步,但程度不够高
虽然农村已经开始利用现代机器来种植收割粮食作物,但是在农村多是各家各户的小面积种植,不是新型农庄的大面积种植,没有形成“现代机械化”的种植体系,种植过程各阶段还是以人力为基础,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化肥、农药等。而如今的农业种植,很少用到有机化肥,把本来优势明显的生物资源转化成了“污染”。当下即便滥用非有机化肥这种状況已经得到控制改善,但有时会超出合理使用范围,伤害到土壤质量;另外,土地资源使用不尽合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进入到乡镇、城市企业工作,“留守”在村庄里的是“黄发垂髫”,所以没有足够年轻化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作物种植当中,一部分农田处于“闲置”状态。
(四)仍在使用非清洁能源
%的反馈比例证明农村使用能源的质量在提升,但是仍存在部分农户使用煤、焚烧秸秆等,清洁能源的普及度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三、原因分析
(一)村民缺乏深度化环保意识,对环保政策没有足够理解
若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通俗易懂”的解释,村民即使听说过相应保护工作的名称,没有对其中具体内容、含义的理解,也会使得当地居民缺乏有深度的环保意识,停留在“姑且听过”的层次。%村民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半数以上了解退耕还林、新型城镇化政策,村民对于其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均在30%左右。
(二)生活废弃物处理规定不完善、设施不足
由当地居民反馈可知,村中仍然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生活垃圾乱丢、胡乱焚烧的现象。首先,部分地方并没有完整合理的生活废弃物处理规定;同时,在一个垃圾回收点周围的农户比较密集,垃圾回收点的数量难免不足,一个垃圾回收点能够“容纳”的废弃物数量是有上限的,承载不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当前的垃圾回收点有时并不能“分类回收”,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废弃物堆在一起,后续的垃圾处理不及时也会导致废弃物堆积。
(三)其他因素
农村的环境污染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设备工业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