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测量身高
桂平市江口镇长江小学 杨霞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提示
三年级下学期,教材安排了测量全班同学身高的活动,让学生理解搜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工人会将数据做成几个号码,比方,分为大、中、小号。然后,有的同学拿大号,有的同学拿中号,有的同学拿小号。
生1:服装厂的工人应该是把身高差不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师:同学们的分析非常合理,如今咱们就以10厘米为一段,把这些数据分段整理,每一段可以做成一个型号的校服.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试着给数据分段,整理每段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提示:每10厘米为一段,130-139包含的数据为130厘米—139厘米的数据)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定各组的统计表,纠正错误。
师: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假设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那些问题?
(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谈话:服装厂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回忆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感受.
师:如今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展搜集数据、分段整理、制成统计表、分析数据、感受其过程。
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的例子?(学生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
出示空白统计图.
师:大家先观察空白统计图的每一个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男生、女生的图例各用什么颜色表示?
生:每个小格表示2个单位,男生人数用蓝色来表示,女生人数用黄色来表示.
师:请大家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复式统计图。
分组交流,学生互相评价完成的统计图。
分析图表,答复以下问题
师:同学们仔细读题,看清要求,独立考虑,完成后面的问题。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动手实际操作,按照画统计图的步骤,学生自主完成.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一节有趣的统计课就要完毕了,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测量身高
分段整理数据:搜集数据
分段整理
制成统计表
分析数据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料
生长发育的三个时期: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中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发育阶段,,可以把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生长快速期:3岁以下. 
孕中期至婴儿期。孕中期(4~6个月时)胎儿的身高增长最快,在这三个月中约增长27厘米,(自出生至1周岁),生长速度稍有减慢,但仍增长20~25厘米,第二年生长速度为10cm. 
 (1) 胚发育期:一般从妊娠期8周起为胚发育期。从受精卵开场分化,直至大体成形,形成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三层组织。 
(2) 胎儿期:从妊娠8周至胎儿出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