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课题:彩云追月.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题:彩云追月.doc

上传人:brozn 2022/7/3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题:彩云追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彩云追月
授课者: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胡 妍
教材分析:
《彩云追月》是作曲家任光先生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曲。乐曲因抒情优美的旋律、淡雅清幽的风格而深受人们喜欢。本单元的歌曲《彩云追月》是词作家傅林填词的,成为一首表达课题:彩云追月
授课者: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胡 妍
教材分析:
《彩云追月》是作曲家任光先生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曲。乐曲因抒情优美的旋律、淡雅清幽的风格而深受人们喜欢。本单元的歌曲《彩云追月》是词作家傅林填词的,成为一首表达两岸人民企盼统一的心情的抒情歌曲。歌曲伴有探戈舞曲节奏,及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非常动人,编配的低声部旋律性较强,和高声部形成复调和轮唱的和声形式,形象地塑造了彩云追月的意境。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歌唱才能,对于二声部的演唱,已积累了初步的合作学****经历,但在音准、合唱配合上还比较欠缺,低声部旋律感较强的作品,是锻炼和进步他们合唱才能的很好的材料。
《彩云追月》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欢,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学生对《彩云追月》的旋律是比较熟悉的,也比较喜欢这个作品。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歌曲《彩云追月》意境的感受和表现,另外可以适当丰富教学手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多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演唱,以增进学生的歌唱才能。
教学目的:
1.能积极感受歌曲彩云追月的意境,乐于参和演唱,愿意和同学合作,用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2.学****并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并能准确表现。
3.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能注意合唱时声音、速度、情绪的统一。
教学重点: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音准和配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请同学考虑乐曲的名称?出现的乐器?并说说你聆听的感受?
2.老师出示几幅图片,问:哪幅图片更适宜表现这段音乐?
3.介绍乐曲及“广东音乐”,并提醒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优质的音乐、画面的展现、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美的内心体验。创设优美、宁静的学****气氛,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引导他们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
二、学唱歌曲
(一)整体感知
1.聆听歌曲《彩云追月》
考虑: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2。用WU哼唱,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和歌曲的典型节奏?
a。给出几个节奏型,师击打,生聆听并选择。
b。介绍贯穿全曲的节奏:︳x x x ︳x x |
体会切分重音,感受其中西结合的特点。听老师唱,学生比较有切分和没有切分的不同效果,体会其灵动缠绵的表现效果。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回忆五声音阶的知识,感受音乐的民族色彩。
(二)分段学唱
1.A乐段
(1)跟琴唱谱。采用师生接龙唱谱的方法学****师唱红颜色色块的旋律,生唱红颜色色块的旋律。
【设计意图:在唱谱教学时,利用这部分旋律的特点,选择不是逐句带唱而是老师带唱和学生跟琴自主视唱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也有利于进步学生识读乐谱的才能】
(2)启发学生考虑:切分节奏,旋律的重复,在乐曲中所表达的意境,想象表现的画面。填词演唱A乐段。
力求做到:气息连接,声音柔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