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切实推进通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切实推进通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doc

上传人:tiros009 2022/8/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切实推进通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切实推进通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曹荣琪 曹剑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的宏伟目标。加强对通州城乡居民收入的研究,分析通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探讨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途径,对于科学推进通州基本现代化进程具有现实意农业、培育生态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高效农业设施面积达75万亩。
做强现代建筑业。按照建筑大区向建筑强区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和加快建筑业科学发展,努力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突破250亿元,实现利税68亿元。

培育主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城乡妇女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就业推动创业。鼓励外出人士返乡创业,大力发展“雁归经济”。
拓宽领域。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通过参股、联合、购并、独资等方式,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公益性项目建设;鼓励、支持各类投资创业者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活动;鼓励各类创业主体进入文化、旅游、教育、科研、卫生、体育等领域进行创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
搭建平台。加快推进高新区、锡通园、滨江新区、兴东空港园、石港科技园建设,在完善规划、强化基础设施的同时,狠抓中小企业创业园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增强园区聚集效应。加强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建设,发展信息咨询、社会中介、金融保险、连锁配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商贸流通、旅游开发。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
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调优品种、调大规模、调出特色、调高质量和效益”的思路,重点推进水生蔬菜、中药材、特色蔬菜和食草型畜禽、特种水产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加快构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群。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加快建成在苏中率先与上海市场对接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努力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份额。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一批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做大做强。将扶持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吸引优质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开发农业。
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占用税、新增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用于农业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完善涉农补贴办法,新增农业补贴更多地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吸收劳动能力强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和规范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高效的就业服务网络。健全就业再就业援助机制。运用公共财政创造的就业项目和岗位,安置生活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人员就业。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企业和服务业,加快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强市内劳务协作,对吸纳本市劳动力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发展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