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贝多芬个人资料
全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
生日
1770年12月16日
星座:射手座
出生地:波恩
职业: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等
作品: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此曲完成于到听觉日渐衰弱, 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 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 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 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 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 — 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 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 — 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 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 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 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 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 — 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 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 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 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他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 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 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 和鼓舞。 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曲》、《悲怆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
,《命 运》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因此,贝多芬发 誓永远都不放弃音乐贝多芬的创作生涯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世实行“开明专 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 之一。
A portrait of the 13—year—old Beethoven
贝多芬一出生就开始了他与命运的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赋,总是把他当作神童 一样四处炫耀。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整天坐在洋琴(洋琴是一种形式和组织都类似于钢 琴的乐器,是在钢琴出现之前的一种键盘乐器)前,或是把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一间屋子 里。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他学习。十一岁时,贝多芬加入了戏院的乐队。十三岁时,他当上 了大风琴手。他总算不厌恶音乐,这是非常幸运的事了。 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剧院
工作的同时,跟乐队指挥奈弗学均律钢琴曲》和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