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细菌性疫苗
4. 细菌性疫苗 钩端螺旋体疫苗 病原学
4、致病性
致病物质:
内毒素样物质:钩端螺旋体的细胞壁中含有类似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的脂多糖物质,称内毒素样物质。
8
4. 细菌性疫苗 疽病的典型
中毒症状。但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单独存在时则不会发
挥生物学活性,二者必须与保护性抗原结合后才能引起
水肿和致死。炭疽毒素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免疫原性。
荚膜多糖抗原 由D谷氨酸γ多肽所组成。具抗吞噬作
用,与细菌毒力有关。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病原学
17
4、致病性
(1)致病物质
炭疽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荚膜和炭疽毒素。
荚膜有抗吞噬作用,有利于细菌在宿主组织内繁殖
扩散。
炭疽毒素是造成感染者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毒
性作用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形
成水肿。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病原学
18
4、致病性
(2)致病机制
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粘膜及呼吸道进入人
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组织及脏器发生
漏出性出血、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
肠炭疽、肺炭疽等。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
管向全身扩散,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病原学
19
4、致病性
(2)所致疾病
皮肤炭疽 人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而引起皮肤炭
疽,细菌由颜面、四肢等皮肤小伤口侵入,经一天左右
局部出现小疖,继而周围形成水泡、脓疮、最后出现坏
死和黑色焦痂,故名炭疽。
肠炭疽 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污染食物引起肠
炭疽,出现连续呕吐,肠麻痹及血便,但以全身中毒为
主,2~3d死于毒血症。
肺炭疽 吸入含有大量病菌芽胞的尘埃可发生肺炭疽。出
现呼吸道症状,很快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而死亡。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病原学
20
1、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
制造:
系用弱毒炭疽菌株制成的活芽胞悬液。
菌株——无荚膜,水肿型,具有一定残余毒力,免疫原
性较好的A16R菌株。
种子——A16R接种于牛肉消化液琼脂或其他适宜固体培
养基,于34℃培育18~20小时,经检查为纯菌者,保存
于2~8℃,在2周内供作生产疫苗的种子用。
接种——经检查合格之种子培养物,接种于牛肉消化液
琼脂上,置33~34℃培育。成熟的典型芽胞达至80%以
上、无杂菌者采集。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
21
采集——将培养物刮入50%(V/V)甘油蒸馏水原液瓶
内,振摇使成均匀悬液。每瓶取样进行纯菌试验。
合并——将纯菌试验合格之原液进行合并分批,取样做
纯菌试验、浓度测定及活菌计数。
稀释——用灭菌的50%甘油蒸馏水将原液稀释成每ml含
芽胞40亿个,即为皮上划痕用菌苗。同批原液稀释之菌
苗为作1批。
分装——皮上划痕用菌苗按20人份/ml分装。规格为每安
瓿1或2ml,抽样进行成品检定。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
22
成品检定
1  物理检查
应为灰白色之均匀悬液,无异物及摇不散之菌块。
2  活菌计数
,按10倍系列稀释至10-5。取
10-5稀释菌液接种5个平皿,。置37℃
培育24小时,计算每ml菌苗的芽胞活存率。芽胞活存率
在50%以上为合格。
保存与效期
应保存于2~8℃。自检定合格之日起效期为2年。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
23
2、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的使用
严禁注射!
本品系用弱毒炭疽菌株制成的50%甘油活芽胞悬液。专
供预防炭疽病之用。
接种对象
炭疽病常发地区人群、皮毛加工与制革工人、放牧
员以及其他与牧畜密切接触者,应每半年或1年接种1
次。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
24
2、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的使用
用法
1. 用消毒注射器吸取菌苗,在消毒过的上臂外侧上部滴菌苗两滴,相距3~4cm。划痕时用手将皮肤绷紧,用消毒划痕针在每滴菌苗处作“#”字,每条痕长约1~。划破表皮以现出间断小血点为度。
2. 用同一划痕针反复涂压,使菌苗充分进入划痕处。接种后局部应裸露至少5~10分钟,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
3. 接种后24小时划痕部位无任何反应者应重新接种。
4. 细菌性疫苗 炭疽疫苗 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