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继电器技术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继电器技术说明.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7/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继电器技术说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继电器技术说明
? 继电器名词术语
2
3
4
继电器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项
? 要保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应小心避免继电器的掉落或撞击等机械故障。
?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继电器设置的外壳不要拆开,否则, 将无法保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
? 建议在标准温度、湿度和具有少量灰尘、SO2、H2S或有机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继电器,特别是在含有硅基树脂的环境中,极易造成触点失误,否则,应考虑优选塑封继电器。
? 线圈供电电源应达到规定的额定电压范围,直流线圈应以方波驱动,交流线圈以正弦波驱动。
? 确保线圈连续工作电压不超过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 应避免触点电路的通断电压、电流超过规定值。? 详细规范中所列出的额定通断功率及寿命只能作为参考,这是因为触点的物理、化学变化和触点寿命随负载类型和动作条件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负载类型及动作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事先声明。
? 不要超过样本中所列出的环境温度范围。
? 如用于自动焊接,应选用抗焊剂式或塑封式继电器。? 当对塑封继电器进行清洗时,应使用***里昂或酒精作为清洗剂。
? 对所有类型的继电器,都应尽量避免使用超声波清洗, 这是因为超声波清洗会危害触点。
? 作为参考,对于快速连接式引出端的继电器,应配用标准的端子,使用的快速安装推力为4?7 kgf。
? 有些继电器在出厂时,外壳顶部的排气孔会封有透明胶带,当继电器安装完毕并在实际使用之前,应将透明胶带撕去,这样有助于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这一条特别重要:不能将继电器触点并联来切换大于一组触点切换能力的负载。因为,触点接通、断开不可能绝对同步,这将导致由一组触点承受全部的负载而加速失效。
? 为保证正确使用继电器,请仔细阅读继电器详细规范。
5
圈电阻)继电器即可以动作,但此时并不保险,其中驱动电压和电阻的变化以及温升等因素都可能使已吸合的继电器释放或不稳定。因此,要保证继电器可靠工作,?2倍,而且,受环境温度或线圈自身温升的影响,%/?C 的比例变化,这可能会使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发生变化;如果温度升高,则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会相应增大,对于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在直流继电器中,建议以电池或带有电容滤波的全波整流电路作为驱动电源,在直流电源中含有波纹电压的情况下,如滤波电容太小,受波纹
电压的影响可能使继电器产生噪声,而且电磁吸力会变弱,造成继电器的抗冲击、振动性能下降。为保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建议驱动电压的波纹系数小于5%。? 线圈温升
正常使用时,要求线圈上的驱动电压为额定值。注意:当线圈上的激励电压大于或等于最大连续工作电压或环境温度超过温度范围时,线圈可能烧毁或造成层间短路击穿。
另外,线圈温升可能带来吸合电压的变化,特别是当线圈连续通电后突然由断转为通时,吸合电压将变高。这与高温下的情况相同,对于线圈,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每升高1?C,%,这时,必须使线圈电流高于吸合电流才能正常工作。? 动作时间
当使用交流继电器时,随着接入线圈电源的初相角不同,动作时间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其变化幅度可能达到1/2周期(约10 ms);对于大负荷继电器,其回跳也会变大,样本中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