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EB病毒检测价值
 
 
曾艳 刘瑜
[Summary]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EB病毒(EBV)的检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我院明确诊断的80例淋巴瘤巴瘤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B症状以及Ann Arbor临床分期中EBV-DNA的表达情况。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DNA的阳性表达
来源于鼻腔/鼻咽部和纵隔组织的淋巴瘤患者中,T、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EBV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细胞淋巴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异()(表1)。
-DNA的陽性表达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与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EBV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NK/T细胞淋巴瘤患者EBV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细胞淋巴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2)。
-DNA的阳性表达
不同年龄、性别及有无B症状的外周血EBV-D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nn Arbor分期Ⅰ~Ⅱ期患者中EBV-DN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3)。
3讨论
大量研究显示,淋巴瘤的发生与EBV感染密切相关,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EBV可能通过上调Bcl-2以及其他抑制凋亡的蛋白,激活NF-κB信号传导通路导致IL-10表达增多,使细胞间的增殖与凋亡失衡,引起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和肿瘤的发生[5-6]。随着临床对EBV在淋巴瘤发病中作用的深入研究,认为外周血EBV-DNA可作为诊断EBV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众多学者和专家认为通过检测外周血EBV-DNA载量可作为临床上诊断、分期以及评估淋巴瘤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7-8]。
EBV在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患者中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T、NK/T细胞淋巴瘤EBV-D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细胞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Ⅰ~Ⅱ期患者中EBV-DN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提示临床分期晚期的患者EBV阳性表达率高,提示病情较严重,预后较差。可
认为外周血EBV-DNA阳性的患者生存期较短,针对这部分淋巴瘤患者需行强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加入临床试验等治疗。但因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样本量小,还需通过大样本研究、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该结论。
综上所述,EBV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外周血EBV-DNA检测对淋巴瘤诊断、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检测手段方便,快捷。EBV针对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患者,表达存在差异[15],因此对于淋巴瘤患者是否存在EBV感染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降低EBV相关淋巴瘤的发生率。
[Reference]
[1]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