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鼓校区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质监电话:3380
地理方法和技巧
一、地球和地图专题
1。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和它正°经线;
(2)旧的一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三、大气专题
,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出行和交通;加剧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安康;多雾不利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精品文档请下载)
,引起空气在市区上升、郊区下沉,近地面由郊区流向市区的城市风.
3。沿海地区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海陆风使得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4。河谷城市夜晚常有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的对流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石鼓校区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质监电话:3380
5。气温日较差的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地(山峰)>平原(山谷);晴天>阴天。
:高纬>低纬;陆地>海洋;凹形地>凸形地;干旱地区>潮湿地区;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覆盖率高的地区。(精品文档请下载)
7。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
(1)纬度因素:等温线和纬线平行。
(2)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大体和海岸线平行.
(3)地形:等温线和等高线平行,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4)地势:山地等温线闭合,冬、夏季均为低温中心;盆地等温线闭合,夏季为高值中心,冬季为温暖中心。
(5)洋流:暖流向高纬弯曲,寒流向低纬弯曲。
:
(1)纬度因素:赤道附近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降水量大于2000mm,,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年降水量少于250mm,形成热带沙漠。(精品文档请下载)
(2)海陆因素:沿海且吹海风多雨,内陆地区少雨。
(3)地形因素: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因素:暖流增湿,寒流减湿。南美州低纬度大陆西岸的沙漠和秘鲁寒流有关。
石鼓校区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质监电话:3380
(5)人类活动因素:水库、湖泊、森林有增湿作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
9。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精品文档请下载)
(1)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然远离海洋,:均位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又有暖流经过,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精品文档请下载)
(2)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不易形成对流雨,为热带草原气候.
(3)巴塔哥尼亚高原: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西风,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4)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和索马里东南侧的热带沙漠,其分布接近赤道。原因是受强寒流的影响.
11。6月,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江淮地区形成准静止锋,出现阴雨绵绵的梅雨天气。冬半年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贵州省受锋面和冷气团控制,阴雨寒冷,常有冻雨天气。云南省被西南暖气团控制,晴朗温暖。(精品文档请下载)
石鼓校区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质监电话:3380
12。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是冷锋过境的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的伏旱天气是受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的结果。东南沿海夏秋季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河流专题
1。陆地水体的互相关系
(1)陆地各种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如我国季风区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和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精品文档请下载)
(2),受冰川融水不及作用明显,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和气温变化有亲密的关系,形成夏讯;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季受积雪消融的影响,形成明显的春汛.(精品文档请下载)
(3)河流水和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水位较高的水体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在洪水期可以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