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pptx

格式:pptx   大小:686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pptx

上传人:czhenrgjiangh 2022/8/1 文件大小:6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
一、盲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0岁以下的盲童在情绪特征、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意志性格等方面与明眼儿童相比都有一定的差异:
情绪特征方面:41%盲童认为自己情绪不稳定;27%盲童在街上行走时心情处于紧张状态;4性、耐挫能力等;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悦纳自我,不自我设限,对外界变化能迅速做出反映,突破习得性无助,建立良好自我映像等;
性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
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过度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
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过分紧张、抑郁、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问题行为: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症、嫉妒、害怕、品德不良〔说谎、打架〕、网络成瘾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
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病症与反响,如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神经性强迫症、偏执、癔病〔自负、自我中心,易受暗示、梦想、夸张〕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
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正确时期。
据2003年10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前 6名是芬兰、美国、瑞典、丹麦、中国台北、新加坡,日本是11位,德国第13位,韩国第18位,而我们中国是第44位。
另有资料显示:我国技术创造专利只相当日本、美国的1/30,韩国的1/4。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创造性人格的一般特征:
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
情感丰富,富有幽默感;
勇敢,甘愿冒险;
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独立性强;
自信、勤奋、进取心强;
自我意识开展迅速;
一丝不苟。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创造力的构成:

①大胆而合理的疑心心理;
②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
③不断否认自己的健康心理;

①流畅性 ②变通性 ③新颖性

①主动性性 ②生动性 ③丰富性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第二,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特点;
第四,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第五,进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制定方案,作出抉择,担负责任,开发潜能,过健康、有意义、幸福生活的过程。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不同。
教学性的主动帮助构成了心理辅导概念的本质内涵。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心理辅导的原那么
全体性与全面性原那么;
预防与开展相结合原那么;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那么;
启发诱导原那么;
因材施教原那么;
学生主体性原那么。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二〕心理辅导的形式
个体心理辅导:又称个案辅导,是指通过鉴别、诊断、分析和干预,解决学生个别心理困惑的一种辅导方法,是针对有特殊问题和特殊需要的学生实施的。
程序:厘清心理与行为问题;成因诊断及分析;制定辅导目标;稳固辅导成果;建立行为档案。
方法:行为辅导--系统脱敏法;情绪辅导--理性情绪疏导〔运用语言和已有经验或认识,对现有认知进行反思与批判〕。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以班级团体为对象开展的以实现群体心理健康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对整个班集体实施教育来实现群体内部个体心理的改观和开展。
程序:了解成员背景资料;设定团体目标〔终极和阶段目标〕;确定团体人数〔大团体和小团体〕;把握活动时间和地点〔60分钟为宜〕;制定规那么。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方法::嗡嗡法〔又称六六讨论法,每人发言1分钟,共6分钟,适用于初步的意见交换和特别冷漠的群体〕、脑力激荡法〔现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由每个人提出答案,然后制定标准,审核答案,不符合标准的要淘汰〕、分组角色法〔将班级分为假设干小组,最好4人一组,组内分小组长、发言者、记录者、副组长等〕。
:分为即兴的表演和剧本的表演,有表演者和观察者,也有评论者。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三〕心理辅导的操作要领
重感受,不重认知;
重引导,不重教导;
重目标,不重手段;
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