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第三章 尘源泉把握与集气吸尘罩设计
集气吸尘罩是除尘系统的重要局部,是除尘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集气吸尘罩的使用效果越好意味着越能满足生产和环保的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常用集气吸尘罩的设计和排气量的计算,还介绍无罩尘源把握方法吸尘罩设计原则
①改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工作环境,尽量削减粉尘排放及危害。
②吸尘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围罩起来。形式有密闭型、围罩型等。假设碍操作,可以将其安装在侧面,可承受风量较小的槽形式桌面型。
③打算吸尘罩安装的位置和排气方向。争辩粉尘发生气理,考虑飞散方向、速度和临界点,用吸尘罩口患难夫妻准飞散方向。假设承受侧型或上盖型吸尘罩,要使操作人员无法进入污染源与吸尘罩之间的开口处。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可在下方吸引〔见图 3-9〕
④打算开口四周的环境条件。一个侧面封闭的吸尘罩比开口四周全部自由开放的吸尘罩效果好。因此,应在不影响操作的状况下将四四周起来,尽量少吸入未污染的空气。
⑤防止吸尘罩四周的紊流。假设捕集点四周的紊流对把握风速有影响,就不能供给更大的把握风速,有时这会使吸尘罩丧失正常的作用。
⑥吹吸式〔推挽式〕利用喷出的力气将污染气体排出。
⑦打算把握风速。为使有害物从飞散界限的最远点流进吸尘罩开口处,而需要的最小风速被称为把握风速。
11
二、密闭集气吸尘罩
密闭罩的设计留意事项
密闭罩的设计留意事项
①密闭罩上通过物料的孔口设弹性材料制作的遮尘帘。
②密闭罩应尽可能避开直接连接在振动或往复运动的设备机体上。
③胶带机受料点承受托辊时,因受物料冲击会使胶带局部下陷,在胶带和密闭 拦板之间形成缝隙,造成粉尘外逸。因此,受料点下的托辊密度应加大或改用托板。
④密闭罩上受物料撞击和磨损的局部,必需用结实的材料制作。
密闭罩的设置应不阻碍操作和便于检修
①依据工艺操作要求,设置必要的操作孔、检修门和观看孔,门孔应严密,关闭机敏。
②密闭罩上需要拆卸局部的构造应便于拆卸和安装。
应留意罩内气流运动特点
①正确选择密闭罩形式和排风点位置,以合理地组织内气流,使罩内保持负压。
②密闭罩需有肯定的空间,以绘冲气注以,减小正压。
③操作孔、检修门应逸开气流速度较高的地点。
密闭罩的根本形式
局部密闭罩 将设备产尘地点局部密闭,工艺设备露在外面密闭罩。其容积较小,适用于产尘气流速度较小,瞬时增压不大,且集中、连续扬尘的地点,如胶带机受料点、磨机的受料口等。见图 3-10。
整体密闭罩 将产生粉尘的设备地点大部密闭,设备的传动局部留在外面的密闭罩、其物点是密闭罩本身为独立整体,易于密闭。通过罩上的观看孔可对设备进展监视,设备传动局部的修理。可在罩外进展。这种密闭方式适用于具有振动的设备或产尘气流速度较大的产尘地点,如振动筛等。见图 3-11。
大容积密闭罩 一将产生粉尘的设备或地点进展全部封闭的密闭罩。它的物点是罩内容积大,可以缓冲含尘气流,减小局部正压。通过罩上的观看孔能监视设备的运行,修理设备可在罩内进展。这种密闭方式适用于多点产尘、阵发性产生和产尘气流速度大的设备或地点,如多交料点的胶带机转 点等。见图
13
3-12。
13
密闭罩计算
将产尘发生源密闭后,还必需从密闭罩内抽吸肯定量的空气,使罩内维持肯定的负压,以防污染物逸出罩外污染车间环境。
为了保持罩内造成肯定的负压,必需内部刊物 罩内进气和排气量的总平衡。其排气量Q3 等于被吸入罩内的空气量Q1 和污染源气体量Q2,即Q3= Q1+ Q2,但是,理论上计算Q1 和Q2 是困难的,一般是按阅历公式或计算表格来计算密闭罩的排风
量。计算法如下:
按产生污染物气体与缝隙面积计算排风量 其计算式如下:
Q3=3600K vSA + Q2 〔3-11〕 式中 K——安全系数,一般取 K=~;
v ——通过缝隙或孔口的速度,一般取 1~4m/s;
SA ——密闭罩开启孔及缝隙的总面积,m2; Q 、Q ——污染源气量和总排气量,m3/h。
2 3
按截面风速计算排风量 此法常用于大容积密闭罩。一般吸气口设在密闭室的上口部,其计算式如下:
Q=3600A v 〔3-12〕
式中 Q——所需排风量,m3/h; A——密闭罩截面积,m2;
v ——垂直于密闭罩面的平均风速,一般取 ~。
按换气次数计算法计算排风量 该方法计算较简洁,关键是换气次数确定, 换气次数的多少视有害物质的浓度、罩内工作状况〔能见度等〕而定,一般有能见度要求时换气次数应增多,否则可少。其计算式如下:
Q=3600A v 〔3-13〕
式中 Q——排风量,m3/h;
n ——换气次数,当V>20m3 时,取n =7; V——密闭罩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