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蒙东公司安全生产典型违章 100 条
及防控措施释义
一、 管理违章( 24条)
安全第一责任人不按规定主管安全监督机构。
【典型表现-1 】 安全第一责任人委托其他领导主管安全监督机构。
【典型表现-2 】安全第一责任人虽主管安责, 规范工作标准、流程及时间要求。
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基层单位的工作,对变更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
协调,提供技术支持。
各生产单位、班组要明确设备变更工作的负责人,具体负责对规程、制
度、资料的更新工作。
负责更新工作的各级人员,必须对设备更新过程进行跟踪,及时了解设
备的性能、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等,掌握第一手资料,保证规程、制度、资料更
新正确。
加强考核,对未要求完成更新工作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限期完成。
未按规定严格审核现场运行主接线图,不与现场设备一次接线认真核实。
【典型表现-1 】 对审核现场运行主接线图的制度要求不完善。
防控措施
① 明确现场运行主接线图审核工作标准、流程及时间要求,并加强检查
督导。
② 对因为管理原因,造成现场运行主接线图与现场设备不一致的,要追
究管理人员的责任。
【典型表现-2 】 现场运行主接线图修改不及时。
防控措施
③ 制定设备、间隔变动后主接线图及时变更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单位、
相关人员的职责,规范工作标准、流程及时间要求。
现场规程没有每年进行一次复查、修订,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
【典型表现】 现场规程复查、修订不及时。
防控措施
对现场规程复查、修订要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建立档案,由生产管理部
门定期进行核查。
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规程进行复查,提出书面修订意见,保证规程的准
确性、有效性。
各单位应明确现场规程的责任人,对到期应复查、修订的,及时上报管
理部门。
新入厂的生产人员,未组织三级安全教育或员工未按规定组织《安规》
考试。
【典型表现-1 】 新入厂的生产人员,未全部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防控措施
严格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体系,建立个人培训档案,防止安全教育
遗漏新入场的生产人员的现象,班组、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走过场的现象。
管理部门要对每级安全教育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对规程、专业知识、实
际操作等考试, 校验每个人的教育效果, 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学习, 接受安全教
育培训。
【典型表现-2 】 未按规定组织《安规》考试。
防控措施
公司要完善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体系,建立个人培训档案,防止班
组、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走过场的现象。
公司管理部门要把《安规》考试作为员工安全教育的硬性招标,对《安
规》考试不合格的,不得将其下放到车间、班组进行下一阶段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未经过规定的专业培训。
【典型表现】 人员没有经过规定的专业培训而从事特种作业
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
考试合格、 证件齐全的特种作业人员, 管理部门要予以公布, 车间要对本单位特
种作业人员合理安排工作,确保作业安全。
安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工作现场的监督检查, 对不是特种作业人员
而从事特种作业的,必须立即制止其工作,严格考核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没有每年公布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有权单独巡视
高压设备人员名单。
【典型表现-1 】 “三种人”名单每年更新、公布下发不及时。
防控措施
安全监督部门要每年组织对全体生产人员进行一次考试, 根据各单位的
工作需要、人员工作能力、考试成绩等情况,进行综合审核,在考试结束后十五
个工作日内,确定“三种人”和有权单独巡视高压设备人员的名单,报公司主管
领导批准后,以正式文件下发公布。
负责名单下发的管理人员要履行岗位职责,对未按要求完成工作的,进
行考核。
因故未参加考试的人员,要尽快组织进行考试,完成相关审批程序予以
公布。车间对未参加考试的人员,不得安排其从事现场作业。
变电站运行人员,有权拒绝公布名单以外的人员单独进入高压设备区。
对事故未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典型表现-1 】 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
防控措施
要将组织对各级人员进行各种规程的学习培训, 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加强人员对规程的掌握和理解, 明确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及销毁现场证据可能带
来的严重后果, 制定完善的安全考核办法, 畅通信息渠道, 确保事故调查人员在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收集事故过程的所有资料。
当事人和责任单位要正确对待调查工作,必须如实回答调查组的问询,
为事故调查提供便利。
【典型表现-2 】 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防控措施
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