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传承红色遵义.docx

格式:docx   大小:2,0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承红色遵义.docx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8/2 文件大小:1.9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承红色遵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承红色遵义
传承红色遵义
今遵义市,春秋战国时期,曾是巴、蜀、夜郎等邦国的领地。秦汉时期置犍为郡。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为播州。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播州改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平越军民府(隶贵州)。清初,,只知道崇尚外国的东西。和博古一样,只会生吞活剥地照搬马列主义的字句,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革命。于是,他在会上反问凯丰:“你读过《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问得凯丰哑口无言,因为他根本没有看过《孙子兵法》。
  会议决议
  (1) 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 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 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 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完毕后,中常委即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遵义会议之后,洛甫在党中央负总责,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但党的政治领导主要由毛泽东负责。邓小平曾经指出:“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对全党起了领导作用……尽管名义上没有当什么总书记或军委主席,但实际上他对军队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1935年2月5日,红军一渡赤水米到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呜三省,洛甫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3月11日,红军在三度赤水途中,中央在遵义县的苟坝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全权指挥军事。在当时一战争环境中,它是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小组,表明了新的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全党得到进一步巩固,也标志着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遵义会议所要解决的组织问题至此才大体完成,从而使红军赢得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巨大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建立,对当时的领导核心来说,有一个认识与加深理解的过程,随着革命的发展与不断实践而为全党所接受。
  红军山简介
  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境内,坐落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的小龙山丛林中。
  当年,红军在攻克遵义时,与国民党军队在遵义展开了残酷而激烈的战斗,在这里牺牲了不少红军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把这些红军战士的遗骨先后迁到小龙山,人们称小龙山为“红军山”。在小龙山已建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红军烈士陵园。整体坐北朝南,占地60余公顷。“红军坟”、“邓萍烈士之墓”、“红军烈士骨灰堂”、“红军纪念碑”。同时,还建有1000余米长的环山道,从山脚到陵园顶端建280级石阶,宽6米。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为烈士陵园植了树。
  红军山烈士陵园松柏常青,业已成为著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约有120余万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和游览观光。红军山,实际名为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市内凤凰山周围的小龙山上,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前临湘江河,后靠葱茏翠绿的凤凰山,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老鸦山遥遥相望。陵园正面是在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
年时兴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