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未来5年,建筑业发展形势判断
接下来的5年,
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 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发展 产业结构。
,拓展企业经营领域 围绕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方向, 与资本市场、建筑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产 业层次,拉长建筑产业链条。支持企业加强资本运营,以PPP模式发展 工程总承包业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支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鼓
励企业强强联合参与,强化设计施工融合能力,积极参与新基建基础设施 工程和新型城镇化、中心城市、城市群建设,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公路、 水利、港航、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 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在"高大精尖"建设领域打造福建建筑业品牌。深入 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紧扣"一带一路"经济圈和自贸区建设, 以资本经营带动生产经营,使资本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发挥地缘优势, 以自贸区建设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为平台,深化两岸建筑业合作, 拓展境内外市场。
(二)升级生产组织方式
,在政府投资项目持续推行工程总承包和 全过程工程咨询。持续完善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投标政策和相 关配套制度,完善工程总承包模拟清单计量规则。支持发展全过程工程咨 询企业,支持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项目管理、投资决策等企业 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着力打造综合性咨 询单位,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三)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地区作为 重点区域持续推进,加快装配式建筑推进步伐;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发展, 全面推广复制重点地区经验。进一步提升城镇新区建设、重要功能区建 设、房地产项目等领域的装配式建筑比例。持续稳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 展,注重产业链配套,降低建造成本。从严控制新的生产基地投资建设。 当前我省生产基地产能基本饱和,协调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要在用地审批上 做好把控。
5・分类推进装配式建筑构件。对于适合装配化的新建房建项目,积极推 广内外隔墙板、楼梯板、叠合楼板等非主要受力"三板";在市政基础设 施工程中,大力推广使用小跨径桥梁梁片、城市地铁管片、管廊、管沟、 检查井、河道坡岸砌块、栏杆、路缘石等部品部件;在保障房项目推广装 配式精装修;在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农村住宅以及市政桥梁工程 中,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立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信用评价机制,确保预制
构件生产质量。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评价结果,探索信用评价与工程招投标 挂钩机制,形成奖优罚劣的市场导向
。强化装配式建筑模数化设计管理,将设计 模数化情况纳入装配式建筑招投标评审内容,确保设计的部品部件满足标 准化和通用化要求。指导设计单位完善标准化设计,实现装配式建筑一次 设计,避免二次拆分。装配式建筑设计要与智能建造、绿色建筑互相融 合。鼓励装配式建筑设计采用智能化、节能环保、消能减震等新技术和全 装修,提升建筑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
(四)融合智能建造突出创新驱动
。推进建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