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设职业榜样文化长廊
——提升职工职业素养
摘要:生产车间、仓储的文化长廊建设,围绕以安全、质量、服务、6S,每月开展月主题活动
6S文化长廊
一、6S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作业员工、仓储员工
第二章员工管理
第三条公司例会上倡导所有员工普通话发言,在工作及管理活动中严禁有地方观念
第四条全体员工须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穿厂服,不得穿拖鞋进入工作区域。
第五条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5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按照公司安排执行),有事要请假,写请假条并由部门主管签字同意。上、下班须排队依次打卡,严禁代打卡及无上班、加班打卡。违者依《考勤管理制度》处理。
第六条工作时间内各部门主管、品管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可在车间、仓储工作区域走动,其他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串岗,若因事需离开工作岗位须向部门主管申请方能离岗。
第七条员工在厂区内遇上厂方客人或厂部高层领导参观巡视时,班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适当问候或有必要的陪同,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集体进入车间要相互礼让,特别是遇到客人时,不得争道抢行。
第八条不得在车间吃饭、抽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吸烟要到公司制定的地方。违者依公司厂纪厂规处理。
第九条禁止带小孩或场外人士在厂区玩耍,由此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第十条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
之物品进入车间;
第十一条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生产工作分工不分家,各岗位人员须完成日常生产任务,并保证质量。
第十二条生产如果遇到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不符合规定,有权报告上级处理。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后果将由车间各级负责人负责。
第十三条员工领取物料必须通过班长或各部门主管开具领料单到仓库领料并办理领料和出库手续,不得私自拿取物料。包装车间完工后要将多余物料(如:零配件等)退回仓库,不得遗留在车间工作区内。生产过程中各岗位负责人将车间区域内的物品、物料有条不紊的摆放,并做好标识,不得混料。有流程卡的产品要跟随流程卡。否则,对负责人追究责任。
第十四条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产品生产工艺或装配方法。否则,造成工伤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由操作人员自行承担。
第十五条工作前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员工如违反作业规定,不论是故意还是失职使公司受损失,应由当事人如数赔偿(管理人员因管理粗心也受连带处罚)。
第十六条生产流程经确认后,任何人均不得随意更改,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错误,应立即停止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讨,经同意并签字后进行更改。
第十七条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正确使用公司发放的仪器、设备。不得擅用非自己岗位的机械设备、检测等工具。对闲置生产用具(如:夹头、模具、电扇、螺丝刀、老虎钳等),应送回制定区域或交仓库管理员放置,否则以违规论处。
第十八条车间员工必须做到文明生产,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生产任务。因工作需要临时抽调,服从车间主任以上主管安排,协助工作并服从用人部门的管理,对不服从安排将上报企管部按厂纪厂规处理。
第十九条车间人员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定,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十条在生产过程中好、坏物料必须分清楚,必须做上明显标志,不能混料。车间主任、品管、设备维修人员、电工随时检查作业情况,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第二十一条员工有责任维护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用料,不得随意乱扔工具,掉在地上的原件必须捡起。
第二十二条操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将机器设备及工作岗位清扫干净,保证工序内的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工作台面不得杂乱无章,不能堆放产品和废品。生产配件或样品须以明确的表示区分放置。
第二十三条下班时(或做完本工序后)应清理自己的工作台面,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打扫场地和设备卫生并将所有的门窗和电源关闭。否则,若发生失窃等意外事故,将追究本人和车间主任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加强现场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完好,不得遗留到第二天才清理。
第二十五条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出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外),若有此行为且经查实者,将予以辞退。
第二十六条对恶意破坏公司财产或盗窃行为(不论公物或他人财物)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总经办处理。视情节轻重,无薪开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