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造影剂的应用
第一节  造影剂的应用
造影剂用于诊断,一排泄性胆道造影剂   只用于胆道造影,分口服和静注用两类。目前常用的口服胆道造影剂是碘番酸,主要用于胆囊造影。静注胆道造影剂常用的为胆影葡胺,静注后经肝脏迅速排泄至胆管系统,可不经浓缩过程而直接使胆管显影。
CT增强时一般都用静脉胆道造影剂。一般用30ml 50%胆影葡胺缓慢注射(大于5min)或100ml稀释至15%左右的胆影葡胺静脉滴注给药。快速团注可引起严重副作用。胆影葡胺由肝细胞吸取收后经主动转动机制分泌入胆道,给药后30~60min胆系达最佳强化,造影后的值改变为10~25Hu。
4、主要经肾脏排泄的造影剂  应用最广泛。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用血管内注谢后主要经肾脏排泄的有机碘,好吡啶酮和双碘化合物。以后为苯环的三碘化合物以代。这些碘化合物中,以泛影酸和异泛影酸的钠盐和葡胺盐的毒性最低,至今仍在应用。
由于造影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其渗透压有关,故人们致力于降低造影剂渗透压的研究。因为渗透与溶剂溶于水后的粒子数直接相关,故降低渗透压的方法是:将造影剂分子变为二聚体,或制造非离子型造影剂。经过这样改良,含同样碘量造影剂的渗压可大大降低。目前这类造影剂被分为离子和非离子型两大类,后者有逐步取代前者之势(表1-1-1、2)。
表1-1-1  造影剂中碘原子数和粒子数比值
 
造影剂种类
碘原子数
粒子数
比值
离子型造影剂
单酸单体
双酸二聚体
3
6
2
3
3
非离子型造影剂
单体
二聚体
3
6
1
1
3
6
由于此类造影剂呈惰性的化学性质,他们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别,均表现为口服不吸收。血管内给药后,基本不与细胞膜及体内蛋白结合,不通过正常的血脑屏障,分布于除神经组织的细胞外间隙,分布容积与细胞外液相近,而后以原形从肾小球滤过排出,极小量从粪便排出。24h的排出率近100%。
表1-1-2  常用X线和CT造影剂及其理化性质
 
 
 
分类
原子数与粒子数比值(R)
 
 
 
品名
(厂名)
 
 
 
主要成分
 
 
 
规格
ml
 
 
 
碘含量
mgI/ml
 
 
渗透性
mol/kg
水(37℃)
 
 
粘度
NS/m2
(37℃)
离子型
单体
泛影葡胺60%(信谊)
Anglografin  65%
(Schering  AG)
Urografin  60%
 
Urografin  76%
 
(Schering  AG)
Coray-60
(Mallinckrodt)
葡甲胺、泛影酸盐
葡甲胺、泛影酸盐
 
52%葡甲胺、8%钠、泛影酸盐
66%葡甲胺、10%钠、泛影酸盐
 
葡甲胺、Lothalamate
100
100
 
100
 
100
 
 
20
282
306
 
290
 
370
 
 
282
1 500
1 532
 
 
 
 
 
 
1 454
 
 
 
 
 
 
 
离子形
双聚体
3
碘卡明60%
(信谊)
Hexabrix
(Mallinckrodt)
葡甲胺、Iocarmate
 
Ioxaglate
5
278
 
320
 
 
580
 
 
非离子
型单体
3
Amipaque(阿米培克)
(Nycomed)
Utravist(优维显)
(Schering AG)
Metrizomide
 
Iopromide(碘普罗胺)
 
粉剂
100
50,100
300
 
300
370
(已不用)
 
610
770
 
 
Omnipaque(欧乃派克)
(Nycomed)
 
 
Iopamiro(碘必乐)
(Bracco)
 
Optiray
(Mallinckrodt)
(Iohexol)碘海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