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测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研究
摘 要:文章以施工测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高精度测量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分析,随后围绕施工测量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先进的锤传感尺还配备了一套用于Android操作系统用于辅助测量的APP程序,从而在通讯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对传感尺的读数进行实时远程监测,从而更加方便测量人员随时掌握测量的垂直度最新读数变化,有效提升了垂直度测量施工效率。该新型测锤传感尺具体应用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打开折叠的测锤传感尺,并确保传感尺底部激光点正对靶心位置,然后旋转锁定按钮,将主、副测尺进行固定,开始进行装配式建筑立柱垂直度测量。接着现场测量工作人员以测锤传感尺显示屏界面实时显示的垂直度测量数据为依据,进行立柱垂直度调整,当显示屏的绿灯开始闪烁时,说明立柱垂直度已满足实际装配要求。此外,现场测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锤传感尺手机客户端(或PC端)实时返回的垂直度测量数据进行远程监控,还可以借助客户端数据保存功能,统计每根立柱的垂直度结果,最终自动生成立柱垂直度控制数据汇总表,方便后续整理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具备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等特点,是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先进的测绘新技术,已是当下呼气立体空间数据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主要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测量目标建筑物表面各点的空间坐标获取,然后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自主构造一套完整的建筑物三维立体模型,因此在实际进行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时,可以通过应用该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构件高精度定位与数据修正,对于提升装配式建筑装配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该测量技术具体应用流程分析。
第一步,围绕目标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进行三维扫描处理,其中主要构件包括结构墙构件,梁体构件,柱体构件等,扫描地点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在构件生产工厂进行扫描,也可以在仓库进行扫描,但为避免其他不良因素干扰,提升扫描质量与效率,最好在仓库中完成构件三维扫描。第二步,做好装配式构件三维模型搭建,结合在第一步获取的构件扫描数据,进行三维模型搭建,需要应用专业软件,将三维模型数据转换为BIM模型数据格式,并结合CAD模型,做好比对分析,确保预制构件相应规格尺寸等能够满足实际施工要求。第三步,来到施工现场,做好对施工现场的三维扫描,主要是扫描一些关键构件例如预制墙、叠合梁等施工安放平面,确保实际场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第四步,结合上一步获得的现场三维扫描数据,做好现场三维模型搭建,同样需要将数据格式转换为BIM模型数据格式,然后将其与已经转换好的结构构件数据进行模拟拼装,及时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碰撞,以便提前做好调整。第五步,围绕施工塔吊、起吊处的构件,做好三维扫描,在获得相应的扫描点云数据后,与施工现场三维数据进行空间拼接,从而可以获得塔吊基本的运行参数。第六步,将吊装处预制构件数据、工地现场数据和塔吊数据组合在一起进行三维模型搭建,并对三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确定这些关键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后续精準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七步,围绕每个吊装构件,计算与之相关的塔吊运行参数。例如可以以装配施工某一点,作为塔吊悬臂转角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