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7/1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
1. 泵在运转时,叶轮前后盖板压力不对称产生轴向力,其力的方向指向吸入口方向。
2. 动反力:液体从吸入口到排出口改变方向时作用在叶片上的力,该力指向叶轮后面。
3. 泵内叶轮进口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不同在轴端和轴台阶上产生的轴向力。
4. 立式泵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力的方向指下面。
5. 其它因素:泵腔内的径向流动影响压力分布;叶轮二侧密封环不同产生轴向力。 轴向力的计算
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盖板力A1
假设盖板二侧腔的液体无泄漏流动,并以叶轮旋转角速度之半ω/2旋转,则任意半径R处的压头h‘为:h‘=(ω2/8g)(R22-R2) R2-叶轮外径半径
假定叶轮进口轴面速度与出口轴面速度相等,Vm1=Vm2, 进口圆周分速度Vu1=0 叶轮出口势扬程HP=HT-((g HT/u2)2/2g)= HT (1-(g HT//2u22)
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h=HP-h=HP-(ω/8g)(R2-R) ‘222
将上式二侧乘以液体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
封环半径,则得盖
泵轴向力A1=πρg(Rm2-Rh2)[HP-(ω2/8g)((R22-(Rm2+Rh2)/2))]
动反力A2
A2=ρQt(Vmo-Vm3COOα) (N)
其中ρ-流体密度(Kg/m3) Qt-泵理论流量
Vmo Vm3 -叶片进口稍前和出口稍后的轴面流速
α-叶轮出口轴面速度与轴线方向的夹角
总的轴向力:A= A1-A2
对多级泵:A=(i -1)(AC)+ AS i-叶轮级数 AC-次级叶轮轴向力 AS-首级叶轮轴向力
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轴向力,通常比实际的要小15~20%。
对泵吸入口对大气有压力的,必须计入轴头和轴肩园截面上产生的轴向力。对立式泵还应计入转子的重量。
轴向力的平衡
平衡轴向力的主要方法:


,多级泵采用叶轮背靠背对称布置平衡轴向力。

+推力轴承平衡轴向力

+平衡盘+推力轴承联合结构平衡轴向力

平衡鼓+止推轴承平衡轴向力
通常平衡鼓平衡总轴向力的90~95%,余下5~10%的剩余轴向力由止推轴承承受。平衡鼓前后压差:△P=P3-P5
P3-平衡鼓前压力 P3=P2-((ω2/8g)(R22-RH2))ρg
P2-末级叶轮出口压力 P2=P1+[H1(i-1)+HP]ρg
1
P1-第1级叶轮进口压力 H1-泵单级扬程 HP-末级叶轮势扬程
P5-平衡鼓后压力 P5=P1+ρgh P5 kg/cm2 h-平衡回水管阻力损失平衡鼓面积:F=△P(R12-R2h)π R1-平衡鼓外半径 Rh -轮毂半径
平衡盘平衡轴向力
平衡盘用于多级泵中自动平衡转子轴向力,一般不设止推轴承。平衡盘前后压差:△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