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写物,得有“知识味、烟火味、文学味、哲思味”作文38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写物,得有“知识味、烟火味、文学味、哲思味”作文3800字.docx

上传人:森森 2022/8/3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写物,得有“知识味、烟火味、文学味、哲思味”作文3800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写物,得有“知识味、烟火味、文学味、哲思味”作文3800字
时文引路
满窗明月
刘江滨
人在旅途,夜晚走在生疏城市的街头,最打疼我们眼睛的肯定是一窗一景不仅是风景、是美,有时还是信念、意志和生命。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终一片叶子》就讲解并描述了这样的故事。老画家贝尔曼为了让青年女画家琼珊鼓起战胜肺炎的志气,夜雨中将常春藤叶画在墙上,琼珊透过窗户见最终一片叶子坚毅不落,陡增信念、病情向好,贝尔曼却因此患了肺炎死去。这时的窗,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来的是人性善的底色和力气。










我现在的居室,南窗北窗通透,不再是狭小的纸窗,而是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北窗外是一条河,河对岸是公园,花红柳绿,碧波荡漾,四季皆为风景。南窗外不仅可欣赏小区庭院的绿草如茵、枝叶扶疏,更有明月破窗而入,一如李白诗句“满窗明月天风静”所述的意境。明月装饰了窗子,窗子也装饰了人生的诗和梦。
(选自202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鉴  赏
一、学问味,给文章增趣益智。文章引用《说文》语,追根溯源,并在“门”与“窗”的比较中点出“窗”的特别属性,让人眼界大开;揭示歇后语“事情即如窗户纸——一捅就破”的来历,搜出“南窗寄傲”“东窗事发”等具有“特别况味”的成语,令人兴味盎然。这些启示我们:写“物”时,要写出学问味,提升可读性。
二、烟火味,让文章贴近生活。作者擅长发掘自身经验,例如文章结尾描写“我现在的居室”的“落地玻璃窗”,传递“窗文化”的当代元素;用300多字回忆“小时候”在农村的“家”,粗糙廉价的“麻纸”,“天麻麻亮”时叽叽喳喳的叫声,“白云苍狗,天马行空”类的错觉,薄薄窗纸呼哒呼哒的响声,“雪花拥挤着飘舞”入窗的“险情”……这些接地气的声音和画面,原汁原味,真实可感,即使过惯城市生活的读者也能感同身受。这些都启示我们:写出烟火味,提升共情性,是使写物作文更有特性的有效方法。










三、文学味,让文章格调多元。文章运用多种手法传递“窗文化”丰富的文学内涵。一是视听审美。造型与雕刻多样化的窗棂,内涵诗意的窗花,加上一曲地道陕西腔的民歌《剪窗花》,营造出浓浓的文艺味道。二是引诗解读。作者引用古今5位诗人的“窗口诗”,杜甫诗意之纯净,张耒诗意之清幽,李清照诗意之凝重,白居易诗意之挺立,卞之琳诗意之浓郁,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窗口文学”物我交融、情随“窗”生的多元文学特性。三是一“叶”折射。小说《最终一片叶子》的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人性善的底色和力气”,提升了“窗口文学”的文学魅力;四是拓展延长。引用李渔的名句后,以“隔窗听雨”为例,亮出“窗景”之美取决于心这一新论;宕开一笔列举“茜窗”“玉窗”等“窗”之“雅称”,也使行文弥散着文学的芳香。这些启示我们:写出文学味,提升审美品位,才能使写物作文的立意厚重。
四、哲思味,让文章“深化人心”。文中说到窗,一句“更多的是精神属性”就为全文奠定了哲思氛围;一句“一个物质的窗户成了透视人们心灵的窗口”,启示读者打开赏物品文的辩证视野;一句“这时的窗,更像一面镜子”“是信念、意志和生命”,一下子引发读者对“镜子”的哲理思索。这些启示我们:立意的新奇与深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思索力,让哲思味自然弥散于文中,文章才能“深化人心”。










我仿我秀
校内绿
如东中学  宋晓东
徜徉在校内幽静的道路上,校内绿随处可见。可能多数次沉醉于诗人的美丽诗篇吧,我认定绿就是“碧玉妆成一树高”的优美,就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静谧,就是“春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