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剖宫产介绍.ppt

格式:ppt   大小:1,551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剖宫产介绍.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8/3 文件大小:1.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剖宫产介绍.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剖宫产介绍
第1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赵婧,38+5周妊娠,因停经9+月,***流水收治入院。产科检查:宫高39,腹围116,胎心140次\分,左枕前,无宫缩。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解涨奶等、促进子宫复位产后排尿等)
会阴擦洗(保持会阴清洁,便于观察恶露情况)
红外线伤口烤灯,促进伤口愈合及预防感染。
第16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四、生命体征监测:
,可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脉搏,呼吸,血压,如体温超过38℃,应加强观察,查找原因,并向医生汇报
,预防产后出血

第17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五、管道护理:
1术后一般持续导尿,固定导尿管,禁止压、折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因尿潴留而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出血。
2拔出导尿管应多饮水,早排尿,以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预防尿道感染。
3尿潴留护理(温水刺激会阴,心理支持,开塞露的使用,插尿管导尿)
第18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产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产后出血 每10-15min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流血情况,按摩子宫给予GNS+ViC+缩宫素静滴。观察刀口渗血渗液情况,给予止血药物的应用
(2)感染 应用抗生素,会阴擦洗
(3)产后发热 ①术后吸收热 产褥汗 物理降温 多饮水
第19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②胀奶感 乳房按摩 加强吸吮促通乳
(4)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麻醉后双下肢无知觉 血液高凝 帮助产妇活动下肢
(5)疼痛 ①刀口疼 屈腹勾脚运动 6小时后垫上枕头半卧位 ②宫缩疼 转移注意力知道止疼泵的应用
(6)新生儿喂养知识缺乏 ①卧式 抱式②按需喂养
第20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新生儿护理
1 测量体重后,医生检查新生儿有无明显异常,然后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在生后1分钟、5分钟进行Apgar评分,Apgar评分包括新生儿皮肤颜色(粉红色或蓝色)、心率、呼吸次数、反射、肌张力(有力或无力)。 .侧卧位,以免呕吐,羊水黏连引起窒息
,体温过低注意保暖,禁用热水袋保暖,以防烫伤。体温过高者松解盖被,多饮水,防止新生儿脱水热
3观察大小便,出生后1—2天为黑色或墨绿色胎便,2日后随着喂养量的增多,逐渐变为黄色,应注意观察24h内新生儿是否大小便,若无及时告知医生
第21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4出生后2-3天,面部皮肤及眼结膜微黄开始出现生理性黄疸,4-7天逐渐增多,每次测量值范围变化不能超过5,7天后逐渐减退,10-14天消失
5观察脐部出血情况,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尿布使用勿超过脐带,以免粪便污染脐部。
6定时更换尿布,便后清洁臀部,擦干后涂抹鞣酸软膏,防止红臀、尿布疹、溃疡
7女婴假月经及白带情况是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激素影响,产后新生儿体内雌激素骤降引起,擦洗即可
8每天沐浴预防感染
9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卡介苗,24h后做新生儿听力测试,72h后足跟采血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第22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 体格检查
  医生常在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对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先进行一系列的测定,包括体重、身长、头围。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200g,平均身长为51cm。再检查新生儿的皮肤、头、面部、心脏、肺、神经系统、腹部和***。
第23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剖宫产术后护理
尽早活动。
目的: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孕晚期和产后比较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剖宫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引起此病的危险
因素包括肥胖、不能早日下床活动、年龄较大
多胎经产妇等。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压痛、
水肿、心跳及呼吸会加速。
第24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2)排尿与排便。
目的:预防尿路感染、便秘 
一般术后第二天静脉滴注结束会拔除留置导尿
管,拔除后3~4小时应排尿,以达到自然冲洗
尿路的目的。如果不****惯卧床小便,可下床去
厕所,再解不出来,应告诉医生,直至能畅通
排尿为止,否则易引起尿路感染。
第25页,共30页,2022年,5月20日,14点8分,星期一
(3)腹部刀口护理 。
目的:预防伤口感染  
要特别注意腹部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