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笛子的选购与保养.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笛子的选购与保养.docx

上传人:琥珀 2022/8/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笛子的选购与保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笛子的选购与保养
第一篇:笛子的选购与保养
笛子的选购与保养
初学笛子的朋友在选购笛子时有时很困惑,看到长短不同,粗细不一的笛子就不知选哪一种了,其实长短只是笛子的调门不-
同而已,较长较粗的是低音笛子,又称曲笛学者很多很多都是在入门练习的这个阶段放弃了,如果之前买了很贵的琴,那会很浪费的。
6
琴的价格无外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工艺,三是音色。
材料的定价当然是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了,越不容易见到的材料当然就越贵了,比如一线天,阴阳脸,十三太保,十八罗汉,狮子头等等,还有工艺雕刻的等等。有的竹子虽然能长成上述的形态,但并非适合做琴。比如十三太保的担子,并不是说只要够了十三个竹节就能做,他的长度是有限制的,竹子的年头也是有要求的,只生长了一年的竹子肯定不适合做琴,再者,还比如十三太保,假如他的竹龄,总长度都符合要求,还要看关键的下三节,十三太保的琴下三节必须和普通竹子的长度基本一致,等等等等的原因造成了这些材料的稀少和昂贵。
工艺就更重要了,同样的材料经过不同的人制作,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对吧?随着京胡的发展,人们对京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京胡制作工艺的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好的做琴师傅做琴之前会先把材料烤透再上漆(当然就烤制这一工艺来说有些人还是颇有微词的,这里不做争论),这样有利于保持琴体的稳定性,不会因气候原因造成音色的大起大落。再比如现在的乐器厂,很多乐器厂做琴都是机械化生产,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商店去看看,几把同一个乐器厂出来的琴做一下比较,上面打的每个孔都是一样大的,这种千竹一做的方法能出来好琴吗?而私人做琴就不同了,除了必要的工序以外,他们基本都是手工制琴,这样才能使得担子、轴子和筒子配合的“亲密无间
7
”,对吧?手工制琴肯定慢,一个月做不了几把,当然价格也不会低了。工艺和材料都符合要求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听音色了。比较有名气的制琴师傅为了不砸自己的招牌,在音色这方面还是能够保证的。当然你不能要求2022钱的琴和2万块钱的琴音色一样,我指的有保证是说在同等档次的琴中音色算不错的。
怎么挑选呢?这里我应用徐德海师傅的鉴别方法供京胡爱好者参考。
挑选方法他把它归纳成五个字:“看”,“掂”,“弹”,“敲”,“拉”。
一“看”:要求品相好、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
京胡琴杆又称“担子”。二胡琴杆由木材加工而成。京胡琴杆是天然的竹子,虽然也经过加工,但它的“品相”,“尺寸”,“竹节”,“肉头”,都是自然形成,好的“担子”非常难得。“担子”是京胡最值钱的部件。“筒子”是京胡
发音的共鸣箱,当然重要,但“担子”是京胡的主体,对发音音质好环,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承受了琴弦的张力,发音源于琴弦的振动,然后带动琴码、蛇皮、琴筒及京胡整体的共振。音质好坏与琴弦张力的稳定性非常有关,这好比箭要射得远、准而有力,关键是弓好;琴音要穿透力强,音色好,关键是“担子”好。所以京胡发音取决与“担子”和筒子的质量。“品相”好要求“担子”上粗下细;“尺寸”准
8
、“竹节”暴、“肉头”厚,主要是针对“担子”而言。所谓“竹节”暴,是指“竹节”外突明显;所谓“肉头”厚,是指“担子”竹壁厚。关于“品相”,“尺寸”,
担子直径2022(2CM),一般是指中径。从琴头向下数的第三节,也有称它为中节或腰节,即手握琴杆的那节的直径称中径。-2022。老琴较细的也有18MM。我认为此节的直径主要是给制琴者对琴杆粗细容许的范围定的标准,其实是与琴的美观和握琴的舒适有关。应该因人而宜。手大者稍粗些也无妨。上粗下细,是指琴杆从琴头往下细看,一节比一节渐渐稍细下来。把琴倒过来看:就是相反,下头(琴头)粗,向上就渐渐细(插到琴筒的那节最细)。中径有尺寸标准,上粗下细没有具体尺寸。因为不同琴杆粗细都不相同。上粗下细主要与美观品相有关,与琴音是否有关,有人认为有关,也有人认为无关,尚待商榷。
“琴轴”:拧松自如。不打滑。担子第二个竹节的位置,在两个“琴轴”的中央为佳。(美观)。“琴轴”间距,应不超过四横指。
“琴筒”:筒要圆,壁要匀,竹纹粗,竹黄厚(内壁的黄色一层)。“铁心筒”更难得。
“蛇皮”:鳞格方大,乌黑发亮,鳞线清晰,黑白分明为好。“弓子”:单节,且在中央,平直稍长,重量适宜,握弓舒适为好。当然还要看做工是否精细。名家制作更好。(上海的制琴名家如许金元、天津的刘梦虎)
9
(二)“掂”
琴拿在手里,掂一掂要有些份量(琴与琴比较相对而言)。“肉头”厚的,较重,反之较轻。
弓子,握在手里,舒适,稍重为好。
(三)“弹”
用手指弹“琴筒”,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