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金庸《天龙八部》的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庸《天龙八部》的读后感.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8/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庸《天龙八部》的读后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庸《天龙八部》的读后感
金庸《天龙八部》的读后感1
合上了厚厚的《天龙八部》,我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在今日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很难再有像萧峰、虚竹、段誉那样的人了。为什么呢?
先来说一说虚竹吧,书中丁春秋的确坏,把师父无崖子弄残废了,还把师父的妻子李秋水拐走了。可是,我们反过来想,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他们这一辈人就是好人吗?无崖子和李秋水好上后,又和天山童姥有一腿,还和李秋水的妹妹李沧海关系不清不楚。李秋水养男宠,玩腻后就杀了他们。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已经八十岁了,还在争风吃醋,最终同归于尽才完事。上一辈人的道德就是败坏的,他们的下场纯属咎由自取。可见,丁春秋私通李秋水,无崖子这一辈人是有责任的,他们没给徒弟辈的人带好头。
丁春秋给自己的门派定的规则也是邪恶的。不是谁年纪大就是师兄、师姐,也不是谁先入师门就是师兄、师姐,而是谁把其他人战胜了就是师兄、师姐。这样导致徒弟之间勾心斗角,必需加紧练功。否则的话,轻则地位不保,重则性命堪忧。但是,当我们指责他定的规则邪恶时,根源还是在他的师父无崖子那里。无崖子让苏星河找一个能破珍珑棋局的人,结果找到了虚竹。一个小和尚,就因为误打误撞破了棋局,受了无崖子的真传,一把年纪的苏星河立刻给小和尚磕头膜拜,其实这也是无崖子的意思。可见从无崖子那一辈人起先,就是这样的理念,没有经老尊贤,没有长幼有序,谁本领大就被抬得很高,可以随意压迫其他人。说究竟,还是师父把徒弟一代一代地教坏了。
我想,丁春秋假如没有天山童姥、无崖子、李秋水这样的师伯、师父、师叔,或许也不会变坏,或者说即使变坏也不会坏得这么厉害。当无崖子说丁春秋背叛师门时,可曾想过自己负有不行推卸的责任呢?
一个人受什么样的教化很重要。当我们指责一个人坏的时候,那些给他错误教化的人就没有责任吗?“教不严,师之惰”,古语说得很对。
金庸《天龙八部》的读后感4
合上心仪已久的书,如释重负的我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不知是为何?我究竟是为谁而情伤?
过于沉迷于某件事物,或许终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你日思夜想的只是一件遥不行及的东西或近在咫尺的物品时,你的生活早已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这是我吗?
我默默无语。书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奇遇叠生的,给人以无边的遐想空间和广袤的思索空间。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又岂能等同于书?不,我想书中定是有一番流离于现实之外幻想之内的风景,才得以许久地吸引住众多的目光。好书百看不厌,坏书不值一看;小书看过则忘,大书看则不透,令人辗转反侧。在书的世界里徘徊,我失去了方向,不知所措该为哪种书而倾倒,于是盲目追随着大书的那种笔下有千军万马的恢弘气概,自己也品读了一番。但看过,并不代表读懂;读懂,并不代表领悟;就如拿得起,并不肯定放得下一样。我陷入了对书的思索的迷惘与困惑之中了。
既是书,必有悲有喜,人物有聚有散,有悲欢离合之喜怒哀乐。悲剧,令人肝肠寸断;喜剧,令人啼笑皆非,却终究只是个笑料。而悲剧在更能打动人,更具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显示着更为深刻的问题:多年纷争引起人民的恐惊与排异令置身其间的英雄进退两难,如乔峰;不合理的道德给人们情感上的禁锢与抑郁,如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或许是我不大适合读悲剧,那份敏感脆弱竟经不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