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荒地的变迁
用户上传
作者: 镜头:
这里是两个小区住宅楼之间的一块空地,四周由铁栏杆和砖墙合围。
一畦一畦的菜地,被碎砖头分割开,或大或小的地块里,遍布黄豆、玉米、茄子、西红柿、豆角城市荒地的变迁
用户上传
作者: 镜头:
这里是两个小区住宅楼之间的一块空地,四周由铁栏杆和砖墙合围。
一畦一畦的菜地,被碎砖头分割开,或大或小的地块里,遍布黄豆、玉米、茄子、西红柿、豆角、花生、南瓜等各种菜豆果蔬。西红柿结出了青绿的小果子,矮豆角挂上了寸把长的豆角,辣椒、茄子争相开花。每天早上和后晌,三两的老人来下地,一边聊种菜技术,一边唠家常,与周边高大灰色的楼群相比,这里显得鲜活而繁忙。
这块空地的前身是一家废弃工厂,遍布乱石,杂草丛生。周围没有楼群的遮挡,冬天阳光充足,这里是老人们锻炼身体的乐园,抖空竹、练太极。这个盛夏,荒地摇身一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菜地。
四月初,我来到这块荒地,正是耕种季节,满地的碎砖,被一块块搬开,地下的碎砖也用锄头、铁铲挖起来垒成矮墙。坚硬的土层被锄头刨得松软,修整成垄,心急的已经播下了第一茬韭菜、小葱。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每每路过,我都禁不住望向这里,专注播种锄地的人连同葱绿的菜苗成为我眼中的风景。总想有一天能停下来,走进去,看看菜,聊聊天。
“不上化肥农药,好吃”
上个周末,我专程骑车子来到菜地。早上十点多,艳阳高照,靠路边的一块地里,一位老人正忙着从三轮车的大桶里打水浇地。他的菜地长势喜人,个高、叶大、苗壮。一问原因才知这块地耕得深,浇得勤。原来老人15岁开始种地,是个种地老手。每天早晨3点半起床,骑着三轮车,从一公里外住宅区里运水浇地,跑四趟。下午4点,再运一趟。
今年75岁的年纪,还能如此的劳作,让我惊讶。老人微笑着说:“不算累,干得下来”。说着,他随手从地里拔几根水萝卜给我,“尝尝,不上化肥农药。买的太水、没味,这个够辣,蘸酱吃,好吃!”我用浇菜的水冲洗一下,咬一口,辣得清爽、脆嫩、够劲!我问老人这菜吃得完吗?吃不完卖吗?老人回以我庄稼人憨实的笑,“卖啥,吃不完送老乡,送邻居”。
浇完水,老人冲我摆摆手告别。整个菜地空无一人。
“种菜真是养心”
正当我准备离开时,一位母亲带着六七岁的女儿进来了。小女孩撩起裙子,撅起屁股,在一块小小的玉米地里冲着一棵小苗尿了一泡尿。女孩欢实地跑开,对着迎面过来的一位老太太说:“奶奶我给你浇地了!”。
“瞧,人家给我浇地了。”
“这才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啊!”我搭话道。
老太太从自行车上卸下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拿出小铲浇水修地。土地太贫太硬,玉米和高粱苗长势并不好,缺水让它们的叶子耷拉下来。老太太每天都要来看看庄稼,不图有多少收成,只图有个事干,活动筋骨。老太太工人出身,一辈子没下过地,一切从头学起。儿媳带着小孙女一起帮奶奶开荒种地。苗长出来后,眼看着因缺肥长不起来,儿子建议把孙女的尿收集起来加水稀释,就是最好的氮肥。我笑说:“老了老了,还学了门手艺。”
“种菜真是养心。心里有什么别扭,来地里弄弄菜就什么都不想了。我那亲家退了休整天胡思乱想,想出病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