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宏观经济学
河南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宏观经济学》核心课程组
整理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
整理课件
§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一、宏观经济的概国就有5000家银行倒闭。危机影响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1932年,美国的钢铁工业仅以12%的生产能力运转;到1933年,工业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暴跌近一半,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大危机迅速猛烈地从财政扩展到工农业,从美国扩展到世界。
整理课件
背景材料之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严重依赖美国投资的德国和奥地利,由于美国金融公司收回了它们在国外的短期贷款,1931年5月,掌握奥地利三分之二以上债务和资产的维也纳银行宣布无偿付能力破产,这在欧洲大陆引起了一片恐慌。随后7月13日,德国四大银行之一的达姆斯纳特国家银行宣告破产,柏林证券交易所关闭。德国的财政情况迅速恶化,1931年5月到7月,德国国家银行的黄金储备减少了42%。危机迅速波及严重依赖外贸的英国,波及依靠农产品的出口与外贸的南美和大洋洲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大国中,法国是最晚卷入危机的国家。
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世界贸易额缩减近三分之二,失业工人达三千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到沉重打击。
整理课件
《布鲁克林每日鹰报》刊载“华尔街股市崩溃,陷入恐慌”的头条新闻
焦虑不安地注视着华尔街金融动向的人们
在寒冬中排队领取救济食品的失业工人
大量剩余的牛奶被倾倒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复苏措施大杂烩
美国首度实施国家社会主义的经验
视频: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整理课件
2、凯恩斯与《通论》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
引发了经济学界的一场革命 — 凯恩斯革命
实际上宣告了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整理课件
天才凯恩斯, 宏观经济学的守护神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883~1946年,63岁时因操劳过度,死于心脏病发作。
整理课件
凯恩斯及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
凯恩斯
新古典学派最主要代表马歇尔的得意门生
信奉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
属于剑桥学派
直到20世纪20年代,
凯恩斯逐渐同新古典传统经济学在政策观点上出现重大背离。
整理课件
凯恩斯的反危机政策:
政府通过反危机政策干预经济
通过政府购买来扩大有效需求
通过政府财政赤字降低失业率
发放钞票
深矿埋金
挖沟填沟
整理课件
凯恩斯经济学实现了三大转折
理论上
用有效需求理论取代了萨伊法则
方法上
用宏观总体分析取代了微观个体分析
需求决定供给
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政策上
用国家干预主张取代了经济自由主义
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
整理课件
前所未有的繁荣
整理课件
视频:凯恩斯
整理课件
3、计划经济与国家干预
前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
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为现代经济学宏观调控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整理课件
§2 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
二、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四、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整理课件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变化规律
2、具体体现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社会就业,物价水平,
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政策
整理课件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 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
宏观: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
微观与宏观:树木与森林
整理课件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阿尔弗里德·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1890年出版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年出版11
整理课件
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
马克思设法了解这个制度,以加速它的倾覆。
马歇尔设法把它说得可爱,使它能为人们接受。
凯恩斯力求找出这一制度的毛病所在,以便使它不至于毁灭自己。”
——琼·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
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