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田 巍 蒋 侃 [摘要] 近年来,通过供应链契约来约束和协调供应链上的企业,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绩效,达到参与方共赢,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对当前研究的各种供应链契约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力,质量控制,供应链应急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
三、供应链契约的可行性条件
一种契约可行既要满足理论上的合理性,又要有实施的可能性。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是相互独立的,企业的行为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前提下自愿选择的行为,任何一种强制执行的规则由于背离了另外一个企业的利益目标,因而往往会遭到其反对与报复。供应链契约的作用在于引入激励机制使得供应链中的企业自动选择对整个供应链最优的行为,这时契约称为是自执行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契约必须满足企业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这时的供应链契约才是可行的。具体来说,一个可行的供应链契约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供应链契约必须使供应链整体的收益得到提高,并且克服供应链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即满足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行为也是供应链各方的最优行为,这些行为构成一个Nash均衡,任何一方不能通过偏离这个行为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行为构成一个唯一的Nash均衡,否则供应链可能得到的是一个次优的绩效。
。供应链契约如果能够实现对供应链收益的任意划分,那么这个契约就可以根据供应链各方的保留利润及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保证各方的Pareto改进,即在没有任何一方的收益变坏的情况下,保证至少有一方的收益得到提高。
。如果一个供应链契约的实施代价太高,以致这种代价超过了带来的收益,那么这样的契约也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一个相对简单的契约往往是最合适的,因为它实施起来简单易行,因而效率较高。例如批发价契约,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契约,供需双方仅仅通过供方的批发价或需方的采购价发生关系,但是它实施简单,实施成本低,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实施其他复杂契约的条件不具备,批发价契约往往是一种必要的替代性契约,它虽然不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但却能够有效的节约供应链的运作成本。
四、供应链协调契约的局限性
供应链协调契约,即能使分散供应链达到集中决策的供应链绩效的契约。目前国内外研究供应链契约的文献多数假定信息对称,并提出了许多供应链协调契约,但对实施供应链协调契约的条件研究相对不够。利用供应链契约使供应链协调是理想的情况,在现实中实施供应链协调契约受到以下局限。
。如Corbett[4]提出了一个购买商向一个供应商购买化学溶剂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节约成本分享”契约,使供应链绩效得到改善,作者指出现有契约无法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协调。
,对信息不对称研究的不多。但事实上组成供应链的各方信息不对称(如成本、需求、资金投入、生产能力等)广泛存在,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无论信息甄别模型还是信号传递模型,信息占优的一方都可以获得额外的信息租金,而使供应链难以达到集中决策的供应链的绩效。
。如在Blockbuster录象带租赁公司与它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