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分析及护
理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与分期护理的疗
效。方法2000〜2006年间我院门诊共治疗58例瘢痕疙瘩病人,随 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用疤痕灵外搽;治疗组35例用中药内服, 曲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分析及护
理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与分期护理的疗
效。方法2000〜2006年间我院门诊共治疗58例瘢痕疙瘩病人,随 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用疤痕灵外搽;治疗组35例用中药内服, 曲安缩松A、5氟尿嘧啶(5-FU)、利多卡因以2: 1: 2比例混合配液 注射瘢痕组织,外用黑布膏药加压外敷。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 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中西结合、内外结合治疗瘢痕疙瘩在临床上经 济实惠,可推广应用,分期护理在临床上也很重要。
【关键词】中西结合 瘢痕疙瘩分析护理
瘢痕疙瘩(Keloids)为一种继发于皮肤外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 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瘢痕过度增生性皮肤病,好发于女性。2002〜 2006年间我院门诊共治疗58例瘢痕疙瘩病人,中西结合疗效较好, 护理体会较深,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58例瘢痕疙瘩病人系我院门诊病例,皮损主要分布 在胸骨区,次为四肢,耳部,其他皮肤少见,损害单发或多发,呈圆 形或椭圆形,表面平滑,边缘常呈蟹足状。皮损初发为红色,以后逐
渐变为红棕色、白色,软硬不等。皮损中一般无毛囊及其他有功能的 附属腺体,发生于耳、颈、腰部的瘢痕疙瘩趋向于有蒂,而胸部、上 臂部和四肢的损害扁平无蒂。自觉瘙痒或疼痛,尤以受压或摩擦时为 甚。58例病人中女35例,男23例,女:男为:1,年龄3〜67岁, 平均岁;病程3个月〜12年;疗前未治疗者47例,经过1〜3次治 疗者11例;皮损超过2处者27例。将5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3 例,皮损共31处;治疗组35例,皮损共68处。两组病例在年龄、 皮损部位大小、病程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方法:当归15g,桃仁10g,红 花10g,三棱10g,白花蛇舌草15g,柴胡10g,枳壳10g,炮甲10g, 生牡蛎30g,水煎服,日服1剂,若兼湿热者加土茯苓20g、玄参12g; 用曲安缩松A、5氟尿嘧啶(5-FU)、利多卡因以2: 1: 2混合配液用 高压助推器注射瘢痕组织;外用黑布膏药[1]加压外敷。以上3个 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瘢痕灵膏(郑州密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5g X1支),外搽,每日2次,3个月1个疗程。
统计学方法 采用x 2检验。2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效果,皮损消退变平接 近正常皮肤者为痊愈;0%以上消退变平为有效;皮损消退变平V10%, 或原有皮损变化甚至增长为无效。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愈率比 较x2=, P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不规则治疗的有 3例,均为对照组的病人。疗效提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 痊愈8例,其病程均在3〜6个月内。
3 分析与护理
3.1 临床分析瘢痕疙瘩一般发生于外伤后或外伤后数月。部 分患者可自行发生,尤以胸骨区皮肤多见,推测这可能由于患者察觉 到轻微损伤的缘故[2]。对照组痊愈8例,病程均在3〜6个月内, 提示瘢痕疙瘩宜早期治疗可改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