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文档名称:

临夏市家长会汇报材料2022.docx

格式:docx   大小:72KB   页数:8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夏市家长会汇报材料2022.docx

上传人:琥珀 2022/8/4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夏市家长会汇报材料202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临夏市家长会汇报材料2022(5篇)
第一篇:临夏市家长会汇报材料2022








---临夏市一中家长会汇报材料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
三、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1、去年市上在我校投资2500多万元,通过修建新的综合教学楼、塑胶操场和图书馆,使得我校的办学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今年,学校领导更加侧重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重新调整领导工作分工,学校一把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一道狠抓学校“1122联帮带”项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从今年春季开学至今,学校召开了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在我校召开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会精神,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职工教学工作安排会议的同时,学校主要负责人在校内先后主持召开了行政会议、中高级教师会议、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会议、党员会议等各种层次的教学专题会议8次,旨在集思广益、凝聚人心、研究策略,破解提升教学质量难题。
,完善“1122”联帮带工程。我校从2022年秋季开始实施并不断健全完善“1122联帮带”项目,即:一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年级、一个教研组、两位问题班主任、两位问题教师,深入一线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7
“双百名师”工程,加大教师全员培训力度。今年,学校开展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已于3月9日正式启动,三个年级、12门学科中有151名教师进行讲课活动,占上课教师人数的57﹪。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我校学生生源参差不齐,要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求教师课前丰富教学内容,讲授实施分层教学,课后辅以分类指导;
,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一是严把备课关。采用活页教案,实行备课组组长、教研组长和教务处三级签审。二是把好上课关。教务处安排专职人员每天检查了解教师上课情况,校领导随时进行抽查。三是抓实作业批阅关。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教务主任和分管教学校长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情况,利用教学会议、教学简报等方式进行反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学校政教处牵头起草《市一中学风建设方案》(试行),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做学风建设配合宣传。建立起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建设良好学风的长效机制。二是初一年级的教师要着力使学生养成上晚自****预****新课、复****旧知识的良好学********惯,初二年级的教师要在学生扎基础、求稳固、长技能方面下功夫。并对初
一、初二学优生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挖掘其学****潜能,使其优中更优。三是在学科考试中,坚持分A、B卷进行测试,优秀学生答
8
B卷,要严把命题关,做到试题有梯度和区分度,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四是要对初三优秀学生开设兴趣辅导班,抽调学校优秀教师加强这部分学生的辅导。五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各位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理想教育和学法指导,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这部分学生谈心,查漏补缺,加强课程辅导,激发学****兴趣。
。在教师教学成效评价方面,一是参照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的学生成绩,科学确定系数,作为计算教师每学期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二是把教师和学生获得的奖励作为重要的加分依据;三是教师在职业务进修获国家承认学历和发表了学术论文,在计算教师每学期教学成效时作为加分的依据。四是每学年学校要对教学优秀的教师予以重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满意、家长意见大,教学成绩始终偏低的教师,学校要停止其教学工作。
。学校要求教师从“教学情景创设”、“上课效果”、“教法学法”、“评价体系”、“疏漏之处”、“教学机智”、“学生独到见解”、“再教设计”等方面开展课后反思工作,让教师充分认识课后反思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四、加快创新社团发展,不断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学生社团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完善机器人、英语口语等17个创新社团开展活动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着力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兴趣、培养创新人才,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又一个切入点。在2022
8
年全国数理化竞赛中,临夏市初三学生共获得50个省级以上奖,其中我校获得40个,并且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全部由我校包揽;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临夏州共有46名同学获奖,其中,我校学生获奖15人;机器人创新
社团从2022年起连续两年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