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激发孩子创造力的七种方法共5页文档.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激发孩子创造力的七种方法共5页文档.docx

上传人:shugezhang2 2022/8/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激发孩子创造力的七种方法共5页文档.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激发孩子创造力的七种方法
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父母必须首先了解创造力的特征,并能加以鼓励。有创造力的 孩子对人与事物较敏感,点子多,问题多,常常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而且不会轻易满足简单 的答案。他们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妻子摇头。“用剪子剪”。妻子叹气。“使劲摇。”妻子 脸若冰霜。女儿这时已经不敢再说出新的答案了,好半天,才带着哭腔说:“秋天来了,树 叶自己会掉的。”妻子愤怒地指责:“没有风,树叶自己会掉吗?你真笨,谜底就是风啊。” 女儿嚎啕大哭。后来,妻子犹有余恨地把这事讲给我听,她没想到我会坚决站在女儿的一边。 是啊,单纯面对
“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这样一个问题,只要结果能够使树叶落下 来,什么办法都不能算错。女儿,爬上树摘”等答案好像真的很幼稚,但这只是以***的视角 来看待的,为什么只有风吹掉落叶才被认为是唯一正确呢?即使真要科学、严密,首先这首 诗就很不严密,因为认为风是叶落的根本原因本来就是不科学的。
不久女儿又遇到了一件更让她感觉委屈的事:一道语文题要学生写出“圆”的反义词,她 写的是“扁”,而老师认为应该是“方”,那道题她没有得分。女儿一回家就把她的一个小皮球 放掉气,满脸不高兴地说:不圆了,就是扁了嘛,老师为什么说我错了呢?我愣住了。是告 诉她学会按老师教的去做以免扣分呢,还是以一种***才会有的狡狯回答:两种答案应该都 可以,但“方”好像比“扁”更正确。我想如果我这样回答,她肯定会更加迷茫:对同样一个问 题,在正确的答案之外,居然还有一个,更正确”的。我只好什么也不说,拍拍她的小脑袋以 表安慰。
圣诞节到了,老师要孩子们平安夜在大门上挂一双袜子,说第二天就会收到圣诞老爷爷 的礼物。女儿回家便忙活开了。妻子对女儿在门上挂袜子并不反对,但女儿用红色彩笔给袜 子染色的行动被她厉声喝止了。我问女儿为什么要给袜子染色,她说:如果不染色,圣诞老 爷爷会以为这只是我晾在外面的一双袜子,给它涂上红色,圣诞老爷爷才会知道这是我专门 用来收礼物的。在妻子的嘲笑和威权下,女儿终于没能挂上她迎接圣诞老爷爷礼物的红袜子。 第二天,我问她,班上多少同学收到了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她一脸不屑地说:什么圣诞老爷 爷,都是骗人的。我暗暗心痛,女儿一扇想象的闸门又永远地关上了。我想妻子绝不是因为 吝惜一双袜子,她只是觉得那太无聊无谓,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我们什么时候愿意用孩 子的眼睛观察世界,去发现***领略不了的趣味?
过于讲求实用,过于强调非此即彼,就这样,孩子们的思维也格式化了。他们开始学会 顺应***的模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收获赞许和许许多多的功利。这自然也算是 一种成熟,然而代价却是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可问题是,如果缺乏想象,世界将会怎样?
孩子的创造力来自哪里?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 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有个性的人对 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秘密在于,事实上每个生命生来就是独特的,只 是在成长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
有一天我对我的孩子说:“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样,对世 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就像我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