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比较教育学考题.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较教育学考题.doc

上传人:phljianjian 2017/7/17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较教育学考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较教育导论 2010考博试题
一、简答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学是以1817年法国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为标志创立的。作为一门前沿性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经过将近两百年发展,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属性、学科特征等在学者们的口中依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综合百家共识,比较教育学是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国际教育整体取向和比较视野,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学科。
比较教育的学科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不同学者观点各异。如王承绪教授等将其概括为跨国性或国际性、跨学科性和可比性;陈时见教授等在《比较教育导论》中将其概括为比较视野、跨文化分析和教育革新指向;马克。贝雷主席指出其跨学科性等等。在此主要采用冯增俊教授的分析视角,综合各学者论断:
(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在研究领域上,比较教育学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在发展历史上,重视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人类“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格俄中教育问题及教育现象;在研究范围上,比较教育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特点首先,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但它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工具性技术性的比较法,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整体取向的视野,一种信念层面的范式;其次,比较教育中只采用一种比较法是不够的,需综合借用社会学科的广泛方法如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定量定性方法,或叙事法等质性研究方法,需依据研究目的和课题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体系,而选用标准可依据埃德蒙。金的主张:无论什么方法,只要适合于有待检验的问题或课题就是可行的。
(3)比较教育研究的时代特点比较教育以教育史为基础,主要研究当代教育问题,尤其目前迫切有待解决的人类教育问题。康德尔称比较教育是延续到现在的教育史。而比较教育与教育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后者为基础而目的是为为了研究现在。
(4)比较教育研究单位的特点比较教育包括以国别为单位的研究,以地理或文化区域为单位的研究,也包括某国内不同区域为单位的研究以及不同社会体制或经济发展水平为单位的研究。总之,比较教育在研究单位上体现出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特性。
(5)比较教育研究目的的特点比较教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一是借鉴,二是实践,在于能为当前教育改革实践服务,并预测指导未来的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必将随着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而变动,因此对它的概括有一定的时空限定性。同时,乐观的看,对比较教育学特征等各方面的纷呈争议--正如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凯利所认为的那样—也许是一种优点而不是缺点,它将有助于该领域产生活力以及持续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对其保持一种客观、全面的理解。
实证主义分析范式
范式(paradigm)是1962年社会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一切信念。比较教育中的实证主义分析范式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对比较教育作出界定、阐述和指引的一种范式和分析框架。
(1)背景、产生:以19世纪孔德为代表的社会学实证主义思想观点主张,社会事件或过程像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并服从某些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