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建筑构造第二讲——地基与基础.pptx

格式:pptx   大小:2,155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构造第二讲——地基与基础.pptx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7/17 文件大小:2.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构造第二讲——地基与基础.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地基与基础
一、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
二、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三、地基的分类
四、基础
五、基础的材料与埋置深度
六、常见基础的形式
七、桩基检测
一、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
基础: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位于建筑物的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地基。
地基:
是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总荷载的土壤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是随着土层的深度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以后可以忽略不计。
二、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1)对地基强度的要求。
建筑物的建造地址尽可能选在地基土的地力较高且分布均匀的地段,如岩石、碎石类等,应优先考虑采用天然地基。
(2)地基变形方面的要求。
要求地基有均匀的压缩量,以保证有均匀的下沉。地基土质不均匀会给基础设计增加困难。若地基处理不当将会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墙身开裂,甚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3)地基稳定方面的要求。
要求地基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必要时(如有较大的高差)应加设挡土墙,以防止滑坡变形的出现。
(4)基础强度与耐久性的要求。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对整个建筑的安全起保证作用。因此,基础所用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保证基础能够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并传递给地基。
三、地基的分类
1 地基土的分类
岩土:是整体或者具有节理裂缝的岩层,地基的承载力高。
碎石土:抗冲刷能力强,含水率增加是不影响其物理性质。
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
粉土:塑性指数小于10,性质存在于砂土和粘性土之间
粘性土:粘性土的粘性和塑性都比较大,种类多。
人工填土:是经过人工堆填而成的。
2 地基的分类
(1)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指的是指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要人工加固处理便可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
(2)人工地基
常用的方法:换填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孔内深层强夯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四、基础
1 根据基础的埋置深度分类
浅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m
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基础宽度
2 根据基础的刚度分类
刚性基础:也称为无筋扩
展基础
柔性基础:也称为扩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