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培养执行到位的十大行为(一)
从“差不多”到“零缺陷”
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差不多”的表现:
——不管做什么事情,满足“过得去”就行。
——总想图省事,该检查的不检查,不能省略的却总是省略。
——不注重细节,觉得有点小差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是浮躁完事,从没养成检查的习惯。
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工作没有标准,就算做了,也达不到要求,等于白做。
——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最终却没有做成。
——忽略了细节,结果却带来了大麻烦,甚至引起了大灾难。
——形成恶性循环:这次不到位,下次还是不到位;下次改不了,再下次仍然改不了。
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差不多”到“零缺陷”:
——永远警惕“100-1=0”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排除任何隐患。
——制定最严格的工作标准。
——少用形容词,多用数量词。
——一丝不苟,将细节做到完美。
——培养一步到位的精神,不给自己“慢慢来”和返工的机会。
——检查、检查、再检查,不接受任何错误,也不放过任何错误。
如何培养执行到位的十大行为(二)
从“事事被动”到“处处主动”
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事事被动”的表现:
——工作范围内的事,如果没人要求,就不会去做。
——职责范围内的事,就算是有人要求,也会想办法推脱。
——遇到问题,自己不动脑筋,总是先去问领导“该怎么”解决。
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什么事情交给你,结果都会打折扣。
——形成“推一步,才走一步”的不好印象,难以得到重视。
——自己没有成长,团队中的人也不愿意和你合作。
3、行动起来,怎么才能做到从“事事被动”到“处处主动”:
——牢记“执行力=自觉力×(思考力+落实力)”的公式。
——对照岗位要求找差距:我的岗位要求是什么;哪些我做到了,哪些还存在差距;针对这些差距,我该如何提升,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完全达到岗位的要求。
——对照标准找不足:事情的标准是什么;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我还有哪些不足;怎样做才能弥补这些不足。
——对照期望找改进:领导、同事和客户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我该如何努力改进;能不能做得更好,超出他们的期望。
——对照问题找方法:出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即使要向领导请示,也至少要带上2-3套解决方案供领导选择决定。
如何培养执行到位的十大行为(三)
从“只想推诿”到“总能承担”
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人中有没有这些“只想推诿”的表现:
——事情没做好,任务没完成,总要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辨解:有客观原因存在、别人不配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管不愿管,总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是难事、麻烦事,能躲就躲,能让别人做就决不自己挑担子。
——总想怎么让别人多做一点,自己少做一点。
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效率低下,难出业绩和成果。
——成长太慢,素养和能力难有大的长进。
——越来越失去领导的信任,机会越来越少。
——矛盾激化,越来越失去同事的肯定与支持。
3、行动一下,怎样才能做到从“只想推诿”到“总能承担”:
——牢记“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
——别找借口,你起码领导着你自己。如“路上塞车”是客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