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孕产妇死亡报告评审基础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孕产妇死亡报告评审基础规范.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2/8/6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孕产妇死亡报告评审基础规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孕产妇死亡报告评审制度
一、孕产妇死亡报告评审组织
1、成立孕产妇死亡报告调查小组,负责孕产妇死亡报告和病例调查工作.
2、专人负责孕产妇死亡报告工作,并协助上级进行调查.
二、孕产妇死亡报告评审对象
地真实、精确和完整.
  二、登记报告内容
  在院分娩地0-1岁婴儿以及中期引产胎儿地出生缺陷状况.
  三、登记报告机构
  全市承当助产技术服务、中期引产技术服务、设有儿科(涉及新生儿科)地医疗保健机构.
  四、登记报告经管
  (一)登记经管
  1、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涉及筹划生育科)应填写产房分娩登记(剖宫产手术登记)、中期引产登记、新生儿转科或转院登记;对诊断地中期引产胎儿及围产儿地出生缺陷(涉及体表可见地出生缺陷与非体表可见地出生缺陷)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产科专用)”(见附件1).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br/>  2、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儿科(涉及新生儿科)应填写新生儿入院或出院登记、儿科门诊登记、儿科门诊手术登记、北京市出生缺陷登记本(儿科专用);对本院产科转诊至本院儿科(涉及新生儿科)地围产儿,在儿科诊断为出生缺陷后(涉及体表可见地出生缺陷与非体表可见地出生缺陷)应由儿科填写《出生缺陷状况反馈单》(见附件2),将出生缺陷诊断有关信息即时反馈给产科,以便产科及时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产科专用)”;对在京分娩地外院转入地围产儿,如诊断为出生缺陷(涉及体表可见地出生缺陷与非体表可见地出生缺陷)时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儿科专用)”(见附件3);对在京分娩地生后8天至1岁地婴儿,如诊断为出生缺陷(重要涉及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畸形、消化道畸形、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地中海贫血、需要外科治疗地血管瘤和淋巴瘤等非体表可见地出生缺陷)时应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儿科专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br/>  3、临床医师应对诊断地出生缺陷儿地出生缺陷状况在病案中进行具体描述,并按照体表出生缺陷拍摄部位规定(见附件4)进行拍摄.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br/>  4、产妇或婴儿出院时,必须将引产胎儿或婴儿地出生缺陷进行诊断,并按照医政部门地有关规定以ICD10编码录机, ,仅用于个人学****br/>  5、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遗传室、超声室、检查科、,仅用于个人学****br/>  (二)报告经管
  1、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需指定专人在每季度初收集本机构上季度填报地《出生缺陷儿登记卡》(涉及产科专用和儿科专用)及出生缺陷儿照片,并于每年地1、4、7、10月10号此前将上述报表及卡片报区县妇幼保健院(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br/>  2、各区县妇幼保健院(所)收到报表及卡片后,应对上述报表地完整性、对旳性进行审核,如发既有缺、漏项或存在逻辑错误、缺陷诊断不明确等状况,,仅用于个人学****br/>  3、各区县妇幼保健院(所)在对报表及卡片进行核对地基本上,于每年地1、4、7、10月地25日前报送北京妇幼保健院,,仅用于个人学****br/>  五、质量控制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