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孔子与其弟子的师生关系
山东省莱芜市鹿野中学 贾春燕
摘要:孔子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伟大成就,得益于他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融洽、 平等的师生关系。他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问题,有分歧就展开争论。他坦诚无私地一 视同仁地教导学生,也”(《学而》)改正了错误,且“不二过”,会更显圣人本色。 孔子因这种闻过则喜、勇于认错的精神,更得学生的敬仰,子贡评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 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对孔子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在他的门下聚集了大批精英。每当看 到这些,孔子都会喜上眉梢。对弟子的优点,对弟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不加掩饰的加以赞扬。 评价子贱:“君子哉若人!”(《公治长》评价冉雍:“雍也可使南面。”(《雍也》)评价颜回:“贤 哉,回也!”(《雍也》)评价闵子骞:“孝哉闵子骞!”(《先进》)评价南宫适:“君子哉若人! 上德哉若人!”(《宪问》孔子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有一次,鲁国重 建叫长府的金库。闵子骞认为这样会劳民伤财,便说:“照着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重修 呢?”孔子马上称赞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先进》)现在,我们都在倡导赏识教育。 孔子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赏识教育。让学生在赞赏中,充满自信,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不 断进步。
但是,孔子的赞赏不是盲目的,该表扬的表扬,不该表扬的不乱加表扬,否则就是误导。 当学生有了错,他也会予以批评,让其及时改正。学生宰予,极善言辞,是言语科高足,但华 而不实。早被孔子看在眼里。有一次他白天睡懒觉,孔子大发其火,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何诛?”(〈〈公冶长〉〉)冉求做季氏家臣,为季氏 搜刮了大量财富,孔子对此极为不满,号召学生都去攻击他:“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 也。”(〈〈先进〉〉)孔子批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再如“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 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孺悲曾向孔子学过礼。后来他做了坏事,孔子 便借他来访的机会,劝告他。托病不见,又鼓瑟唱歌让他知道自己并没有病。这些批评非常 尖刻,毫不了留情面。唯其如此,才会醍醐灌顶,令他们猛然醒悟,痛改前非。对学生的一 些小毛病小错误,孔子批评得则较温和较委婉。有一次,鲁哀公问宰我作社神的牌位是用什 么木头做成的。宰我告诉他,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到这里已经答得很完 美了,他却又几加了一句,说周朝之所以用栗木,意在使百姓战栗。孔子听说这件事对宰我 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虽宰我多说了几句,但并无大错,所以孔子没有过于 责备。子贡平时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长短。孔子说:“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赐呀,难 道你就那么好吗?我却没有这闲功夫。见《宪问》)委婉地劝戒子贡,要把精力用在提高学问 道德上,而不能整天对人评头论足。
有些学生聪明而又调皮,喜欢提一些难题,或者刁钻或者别有用心,来难为孔子。孔子 都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超人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令其折服。有一次,宰我问:“有仁德的人, 如果告诉他,井下面有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 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为什么要这样呢?君子可以让他远远走开,而不可陷害他;可 以欺骗他,而不可愚弄他。见《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