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陈潮祖讲小柴胡汤.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潮祖讲小柴胡汤.docx

上传人:3321568027 2022/8/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潮祖讲小柴胡汤.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陈潮祖讲小柴胡汤
  卫气行于三焦,是人体第一道屏障,于外抵御外邪,于内固护营阴,不使其外泄。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所以,对于出血病,你们《内科学》学过气不摄血的病理,那么这个气不摄血说的是,行于脉外的阳气不足了,不能裹行营血,使其 邪踞少阳。这个病证既不在表,又不在里,既不完全属寒又不属热,就在半表半里。所以最后只能下个诊断,邪踞少阳。
  治法
  和解少阳法。此证既有正气不足,又有邪气趁虚而入侵袭的病理同时存在。
  有正虚又有邪实,那么就要祛邪扶正,双管齐下,补泻同施。有半表之寒与半里之热同在,所以应当表里同治。
  气郁化热与津凝为湿同时存在,所以应寒温共用。既有清阳不升,又有浊阴不降病理同时存在,就该升降并调。
  就像《封神榜》那个姜子牙坐骑一样,四不像,所以这个治法姑且称之为和解少阳法。
  方义
  小柴胡汤原方剂量,柴胡是八两,黄芩、生姜、人参、甘草各三两,半夏是半升,大枣12枚。
  陈修园长沙歌括里讲,柴胡八两少阳平,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柴胡这个药用八两,有疏畅气机、升发阳气、透邪达表、解除郁热几大功效,本方用它宣发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发泄气郁所化之热,疏畅三焦气郁之胀,升发郁结不伸之阳,作用全面而用量独重,所以是方中主药。
  黄芩有清肺胃肝胆之功,与柴胡相配,则柴胡能舒展阳气而消除发热之源,黄芩能清泄肝胆而专门清掉已郁之热。
  半夏是个燥湿运脾,和胃散水的药物;生姜温散水津,少阳三焦湿郁而独取中焦,是因为中焦为水液升降之轴。
  这个病,有正气不足一面,正是因为表卫气虚了,邪气才会趁虚而入,那么扶正就用人参、甘草、大枣。
  人参这个药是大补元气的,之前讲到人的卫气生发于下焦的元气,恰恰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药。通常说人参是大补肺脾之气的药,我觉得不全面,因为肺脾之气都是根源于肾中的元气。
  那么你想治疗心衰时,用人参,你看到汗水收了,人也就清醒了,如果是补中焦谷气的话,那要等到吃得饭了,慢慢谷气升起来,那人都死了。
  那可以说人参是补下焦元气,五脏六腑之气根于下焦元气。那么,所以说它补下焦元气就可以充实五脏六腑,所以《本经》言: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那么为啥能补五脏?就是因为它能补下焦元气。
  那么这里面大枣、甘草这些甘味的药物,按照《素问·五脏法时论》所言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治疗原则,就不仅有甘味增强人参补气的作用,更有缓解筋脉挛急的作用。
  体现治法
  表里同治:我们现在讲这个方可以表里同治,现在看这个方是不是表里同治呢?用柴胡、生姜去解表,宣畅气机,让气机出表,能够散去半表之寒;黄芩清半里之热;生姜、半夏针对半里的津液凝聚之湿。
  补泻同施:刚刚我们讲到这个是补泻同施,它是不是体现了这个结构呢?你们看,柴胡可以舒达气机,黄芩清泻郁热,半夏、生姜泻去津凝之湿,体现了祛邪。人参、甘草、大枣体现了扶正。此方是不是体现了扶正祛邪,补泻同施的方法?
  寒温共用:我们再看,还有一个寒温共用,半夏、生姜,是辛温的药;柴胡、黄芩是寒凉的药,体现了寒温并用的结构没有?体现了!一个是针对气郁之热,一个针对津凝之湿。
  升降并疗:升降并疗,柴胡是升浮之药,半夏、生姜是降泄浊阴的,体现了升降并调。
  这个方的结构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