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 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 值。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先认真审读语段,找出关键语句进行理解。本语段重点在最后一句话,“假设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那就像……,又好比……〞,这是强调偏见存在的价值,所以选D项。
以下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 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 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 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漫画的理解。要读懂漫画的寓意,就要仔细认真全面地读漫画,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漫画画的是:天空晴朗,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一只兔子身背一只包,背包里有两个刚拔下的萝卜。小兔子正在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费力地拔着一个超乎寻常的大萝卜,大萝卜纹路脉络清晰,漫画的右边有两个浅浅的空萝卜坑,左边有两个带着萝卜樱的小萝卜。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挖苦、颂扬的对象或行为。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挖苦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画面是一只兔子拔萝卜,它已经拔出了一些小萝卜,正在奋力拔一个大萝卜。地面下的是大萝卜,不是“困难〞,所以排除
4
B、D项,大萝卜还在地里,并未拔出来,所以还不属于“挣得的东西〞,排除C项,所以选A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那么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学&科网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6. 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5
A. 余宰沭阳二年 宰:治理
B. 说当时决某狱 决:翻开
C. 代为治筐箧 治:备办
D. 奉母闲居 奉:侍奉
B 判决。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B项“说当时决某狱〞,意思是“谈论当时判决某个人的诉讼案件〞,所以“决〞,判决。
7.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 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 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 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C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