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太极拳与气功.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极拳与气功.doc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2022/8/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极拳与气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极拳与气功
苏堂田 综观中国的拳术,无论内功拳、外功拳,都注意内功练****不可心浮气躁,都要求气向下沉。太极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明代道士张三丰创造太极拳,实际上是以道家养气的功夫将少林拳加以,改造。在张三丰以前的太极功三十病,还可以作为练太极拳的准备。

2 太极拳的气功练法

第一。气功开始练时用自然呼吸,这与太极拳的轻、慢、圆、匀相一致。在学练架式阶段,可采用自然呼吸。随架式之纯熟,动作能做到慢和低时,呼吸可加深加长。动作愈慢愈低愈费力,所以呼吸也必须慢而深,不可呼吸短促犹如气喘。自然呼吸是顺呼吸,练到懂劲阶段应当用逆呼吸。逆呼吸能增强膈肌,调理内部脏腑。体弱者呼长吸短,是为阴盛,有虚性冷性疾病,体强者呼短吸长,是为阳盛,有实性热性疾病。太极拳随动作调理呼吸,使之平衡,即是调理阴阳,解除阴阳盛衰之病。逆呼吸更能调理呼吸之长短,而有调理阴阳之效。
第二,气功之大、小周天,与太极拳之周身一家可以结合,也必须结合。太极拳练入懂劲阶段时,应着重练内气,必须运用逆呼吸,以加强元气运行。气功之大周天路线,即是太极拳之周身一家的路线。没有气功大周天的功夫,就打不出周身一家的功夫。
第三,气功之练气,按大、小周天运行全身,目的在于打通全身经络。太极拳之练内,按周身一家的要求,起调理阴阳的作用,也是为了能疏通经络。

3 太极拳与经络

人身有经脉与络脉。经脉纵行于人身,有几条主干,如织物之经线。络脉则是横出的分支。人的气血通过两脉流行全身,统称经络(经络在解剖学上未作具体解释)。经络也是人身上的一个系统,内属于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外络于四肢(筋肉、皮肤)。
据《内经?经脉篇》说:“经脉决死生,祛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句话概括地指明经络系统有3种功能:在生理方面能运行气血,在病理方面能抗御病邪,在防病方面能传导感应。
(1)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人之呼吸与血液循环虽靠肺与心,但人之气血则依靠经络系统而运行。气血不是指空气与血液,但它却也循经络运行,保持人体内外上下之平衡,调节体内阴阳二气的失和(盛衰、寒热等偏差)。经络不通之处,即发生病患,打通经络(有医药、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病患即除,这是经络作用的证明。经络的运行气血与协调阴阳是相辅相成的。
(2)反应症候,抵抗疾病。
经络的气血运行受阻时,有关部位即发红、肿、热、痛,这属于实症;气血不足时,有关部位即发生麻木不仁,功能减退,肌肉萎缩等现象,这属于虚症。如:脊椎的两侧有压痛点,即是相应部位的内脏有病的反映,这种反映也可出现于最小络脉,因络脉分布全身。它对于病邪起抵抗作用,对调节体温、分泌汗液、营养肌肉、充实皮肤等都有作用。
(3)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针灸、按摩、气功之所以能治病,是由于经络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治疗中“得气”所产生的酸麻或沿经络路线行走就是传导作用。以这种作用调气通气,扶正祛邪,使病灶恢复正常。经络受了激发,有余则泄,不足则补,亢进的病有所抑制,弛缓的病得以兴奋,这就是调整虚实。
总之,人之是否生存,病之是否形成,调治之是否生效,都由经络功能之受阻或畅通所决定。气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