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倾心为民报党恩.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倾心为民报党恩.docx

上传人:annimy 2022/8/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倾心为民报党恩.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倾心为民报党恩
“德银是个老党员,主席教导记心间,中央提出要扶贫,带头帮困走在前。"这是XX县区寨阳乡农民党员周德银书写在堂屋墙壁正中的一首诗,通俗、质朴,,你会感觉到一位纯粹的农民共产党员淡泊而热烈的河。数九寒天,河水冰冷刺骨,冻得他浑身发抖。周德银首先想到的是:小学生上学,。1990年,刚刚富裕起来的周德银立刻把八年前的想法付诸实践。他请人到现场测量,又到市里请交通局的技术员帮忙画图、作整个工程预算。当他来到英勇村与村民商量修桥的事,大家感到非常意外,当然也很高兴,最后达成协议,修一座宽2。4米、长10米、高7米的桥,由周德银出钱打岩石,由村民出劳力和木材。哪里料到,开工不到两天,,:听说政府在搞扶贫,要在农村架桥修路,周德银可能搞到钱,要我们出劳力出木材,:如今只有政府出钱修桥铺路,哪有私人自己找上门来做好事,这里头肯定有鬼。七嘴八舌一合计,,他想了又想,知道万事开头难,桥一定要修,从来没有人做的事哪怕只剩我一个人也要做下去。没人挑沙,他出钱请人和自己一起挑;没人抬岩,他又出钱请人跟自己一起抬;缺木料,,直到腊月半才完工,花了3600元,整整苦干了3个多月。桥架起来后,村里人理解周德银的为人了,大家非常感动,一定要在桥边为他立个碑。周德银婉言谢绝,他对村民说:你们的一片好心我领了,我来修桥不是想要为我立碑,只要大家过河方便,我的心愿也实现了。
2001年底,太平乡深坳村高坝组计划修组级公路,资金方面一时有困难,周德银来到村里,主动承诺资助修建其中的两座石拱桥,他出资4800元用于购买水泥和支付岩工工钱,,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石拱桥于2002年2月顺利建成。
建立希望学校
周德银从小没上过一天学,深受没文化的苦,他希望孩子们都能上学,学知识学文化。他走过许多村寨,总要到村里的学校去看看,每看到破破烂烂的校舍,他心里就特别难受。1992年,周德银到白岩乡上坪村,看到这里的村小破旧不堪,他心里想:学校这么烂,万一倒塌压死孩子怎么办。等攒到钱,我要来帮这个学校修一修。村里人闻讯后同周德银商量,由老周出3000元钱,重新修一所学校。老周热心办学的消息传到市里,政府愿意再出12000元和周德银一起把上坪村的小学修好。政府出面,周德银放心了,他把修建的事情向村里交代以后,就回家忙椪柑种植和田间工夫。哪知过了半年,周德银再到上坪看看学校修建的进展如何,可把他急死了,学校只盖了一半,。他急急忙忙赶到市里向领导反映这种不该发生的事情。学校最后在市政府的关心下终于建成,周德银也了却他的心愿。但他总感到专款必须专用,建校资金被挪作他用,,没有多久他又在XX县区寨阳乡的树耳村出资建了一所小学,为农村培养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他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引来幸福泉
因为到处给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