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栀榆洗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血清IL-17、IL-23水平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栀榆洗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血清IL-17、IL-23水平的影响.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8/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栀榆洗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血清IL-17、IL-23水平的影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栀榆洗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血清IL-17、IL-23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栀榆洗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IL-17、IL-23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栀榆洗剂治疗银屑病显效:PASI 分值下降 60%~90%;痒感明显减轻,疗效指数 60%~90%;有效:PASI 分值下降 25%~60%;痒感减轻,疗效指数 25%~60%;无效:PASI 分值下降<25%;痒感无减轻,疗效指数<25%。
瘙痒程度评分标准 根据文献[3]制定如下:瘙痒程度评分标准:制定如下:0分,无痒感;1分,偶尔瘙痒,不用药,不影响睡眠学****生活工作;2分,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学****生活工作,需用药;3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学****生活工作。
不良反应 如有不良反应,评价是否与治疗有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表现、严重程度及处理。
随访 治疗4周后进行随访,每两周1次,为期1年。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的配对资料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为P<。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PASI积分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PASI积分及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说明2组药物均能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两者均有疗效。但治疗后2组患者的瘙痒评分比较(P<),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栀榆洗剂在止痒方面优于卡泊三醇软膏。见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疗效经Mann-WhitneyU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证明栀榆洗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患者的疗效与卡泊三醇软膏疗效相当。具体比较见表2。
血清IL-17、IL-23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水平比较 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IL-23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治疗后血清IL-17、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治疗后血清IL-17、IL-23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见表3。
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与银屑病PAS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血清IL-17与IL-23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P<),表明血清IL-17、IL-23 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存在某种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观察期间出现红斑加重1例,药浴后皮肤发红1例,原因为水温过高引起,经指导用药后未停止观察治疗。对照组中1例出现红斑加重伴灼热,2例瘙痒加重,刺痛1例,皮肤干燥1例,但这些局部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内,不影响正常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随访复发情况 对2组痊愈及显效患者共26例进行随访1年,治疗组有3例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多因素参与的T细胞免疫介导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随着银屑病免疫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其中Th17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其发病中尤为重要[4]。Th17细胞主要通过分泌IL-17、IL-22等细胞因子而发挥生物学作用。Th17细胞能对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进行招募,通过产生IL-17等炎性因子来促进炎症发展[5],IL-17也是T细胞诱导炎症反应的启动因子,促进前炎性因子(TNF、IL-1等)释放,促进中性粒细胞迁移,扩大炎症反应,IL-17还可表达IL-23受体[6]。IL-23是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子,其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它不参与Th17细胞的早期分化,但在Th17表型稳定、存活、增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IL-23/Th17/IL-17免疫应答通路